-
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
-
作者:邓广铭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学派 理学家 儒家学说 北宋前期 学术地位 南宋后期 学术取向 儒学 诸子百家
-
描述:扩大其战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幸绝大多数学者是并不如此的. 尽管在《宋元学案》中并不曾给予应有的学术地位,但是,我们却必须注意到,从北宋前期直到南宋后期,渊源于澶州的一个晁氏家族,先后绵延不断地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
-
中国历代吴康斋研究综述(1460-2010)
-
作者:邹建锋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吴康斋 明代 清代 儒家 综述
-
描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康斋,如蒙培元认为康斋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康斋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康斋在明代学术史的学术地位评价颇高,如钟彩钧认为康斋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综观550来历代学者对吴康斋著作的研究,认为他具有开明代学术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其对心学的体悟和践履开启明代心学之澜。
-
刘凝与《觉斯录》
-
作者:李真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凝 《觉斯录》 护教著作 儒家 佛教 天主教
-
描述:外人物,但也不乏一些被历史所湮没的普通民众。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一位平凡的江西学人刘凝,以期能通过考察刘凝的生平、著作和他与传教士的交往,重点分析和研究他的护教著作《觉斯录》,探求奉教的中国中下层儒家
-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道 周礼 仁政
-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
晏几道词中的恋人形象及恋情情结
-
作者:李鼎荣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情情 《小山词》 词人 歌女 长短句 “梦” 胀起 浅情 男女恋情
-
描述:气格纤弱,充满了梦呓与痴语,但显得比较清雅、纯正,更为重要的是,晏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这对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美学思潮在客观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
-
黄鹤楼下梨园情:文小佑的汉剧情结
-
作者:杨水麟 梅涛 刘建林 来源:今日湖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鹤楼下建汉剧阁。在武昌黄鹤楼道38号的黄鹤汉剧阁后台化妆间,年近7旬的文
-
元初绘画中的陶潜情结:以钱选、赵孟頫、何澄为例
-
作者:刘中玉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 陶潜情结 士人 钱选 赵孟頫 何澄 绘画风格
-
描述:的考虑。这种心绪一旦在笔墨中挥发出来,便很自然会晕染出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来。
-
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
-
作者:刘相雨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宝玉 情不情 宝黛爱情 《牡丹亭》 《西厢记》 《三国演义》 大观园 《悲剧心理学》
-
描述: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刘相雨《红楼梦》一问世,林黛玉就成为读者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她那凄凉的身世、绝世的才华、孤傲的人格、悲惨的命运,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林黛玉
-
清前期戏曲家的遗民情结与《长生殿》创作主旨
-
作者:韩鑫 来源:学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遗民情结 清前期 《牡丹亭》 唐明皇 杨贵妃 戏曲家 汤显祖 吴伟业 洪升
-
描述:清前期戏曲家的遗民情结与《长生殿》创作主旨
-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剖析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毛泽东思想情结
-
作者:熊晓杰 来源:港澳经济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民营企业家 毛泽东军事思想 吴炳新 史玉柱 营销中心 组织结构 “农村包围城市” 市场营销 管理理念
-
描述: 毛泽东辞世已20余年,但是,毛泽东及其军事理论和治国方略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经久不衰。 90年代中前期,当中国经济面临高通胀所带来的困境时,一个特殊的现象在神州大地出现: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