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丽娘如镜——对明清时期《牡丹亭女性阅读的分析
作者:张筱梅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卷入性理解  卷入性理解  视野期待  视野期待  女性容貌  女性容貌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描述:要因为《牡丹亭》符合了女性读者的期待视野.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每一个闺阁少女内心隐藏的情感,女性读者通过阅读杜丽娘看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并进而发现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产生了朦胧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论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
作者:赵雅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是晚明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牡丹亭》一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它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
觉醒的女性:《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分析
作者:陈轲  来源:才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牡丹亭》的“主脑”
作者:顾春勇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主脑”  “主脑”  惊梦  惊梦  至情说  至情说 
描述:梦"成为全剧剧情发展的关键。同时,《惊梦》在全剧结构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牡丹亭》的折子戏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史  戏剧史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折子戏  折子戏 
描述:牡丹亭》的折子戏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其曾祖父邝泗的移民历史;以当代中国为背景的红色三部曲《花
未逃出“牢笼”的杜丽娘:从女性视角解析杜丽娘形象
作者:马洪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女性视角  汤显祖  女性命运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性  程朱理学 
描述:被称为汤显祖以"情"抗"理"杰作的《牡丹亭》,不过是汤显祖为女人设计的一个梦。杜丽娘由人成鬼、演绎人鬼情、由鬼成人的种种经历,是女性争取自由身份与话语权利之艰辛的见证,她一直没有逃出男权社会的"牢笼"。
牡丹亭》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作者:高雅芳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才子佳人小说  影响 
描述: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我国才子佳人的题材渊源甚远。唐传奇、宋元话本以及元杂剧等都对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古典戏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则更为密切。作为明代爱情题材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
牡丹亭》与花判
作者:陈丽君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判词  花判  公案 
描述:典型的「花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