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遘的使辽诗初探
-
作者:邓婷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王安石 诗 科学家 政治家 欧阳修 梅尧臣 黄庭坚
-
描述:沈遘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从侄,皆属钱塘沈氏。沈括与沈遘主要活动在神宗朝,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口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口文人集体,属于王安石新党~派的作家,沈遘在北宋中期享有文名,梅尧臣
-
北宋士大夫与王安石变法的兴起
-
作者:李华瑞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20世纪80年代 士大夫 矛盾运动 社会变革 社会历史背景 阶级斗争学说 矛盾发展 必然结果
-
描述:常热烈。还在相互论难中迸发出不少智慧火花,提高和升华了理论认识。争鸣议论的热点主要是:历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理论范式的清理与建构,包括唯物史观、文化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例如唐宋变革、文明冲突与中华多元一体、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集团、分层及利益冲突整合等等。与会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突破了“五朵金花”之类的单调理论范式,在具体深入的断代研究和专门研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断代或专门的具体研究,局限性较大。只有具体研究与基本问题探讨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能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繁荣。现将与会专家的代表性论说荟萃如下,以飨同好,以飨读者。
-
北宋熙宁、元丰兴学运动
-
作者:曹继英 来源: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兴学运动
-
描述:王安石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提出了见解,并于熙宁元丰年间变法时付诸实践,培养了一批“德、才、言、事”四方面合格的有用人才,对推动变法起了积极作用。王安石的教育
-
北宋熙宁年间政府机构改革述论
-
作者:李国强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机构改革 中书
-
描述:北宋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在注重理财的同时,对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多有改革。中书的改造,主要通过设立编修中书条例司和中书检正官。地方的改革,重点在察访司的设置,通过检正官一总於中书。改革后
-
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看王安石变法
-
作者:蔡玮钰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变法 商品经济发展
-
描述:北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王安石针对北宋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新法中争论最集中、斗争最激烈的青苗、免役、市易、均输等法,都涉及如何对待商品经济
-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诗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
-
王安石《周礼新义》佚文补辑
-
作者:张涛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礼新义》 佚文
-
描述:《周礼新义》为王安石新法理论重要文献,然其书久佚,自清以来,学界汇集佚文者颇不乏人,至时贤《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为集大成.然《新义》佚文,仍有遗珠.今蒐讨故籍,从中择要辑出佚文25则
-
王安石《尚书新义》辑补
-
作者:陈良中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辑补 陈大猷 书集传
-
描述: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
-
北宋的兴衰与北宋中央集权
-
作者:鲁尧贤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中央集权制 范仲淹 王安石 时代背景 稳定局面 禁军 皇帝 中央政权 变法改革
-
描述:了内外交困、“积弱”“积贫”等难以解决的矛盾,虽经范仲淹、王安石两次变法改革,也都相继以失败结束,最后导致了北宋覆亡。北宋政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个政权和它所推行
-
怎样指导学生解释历史名词
-
作者:沈贵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事件 类名词 王安石变法 解释 培养学生 中学历史课本 历史发展 分析能力 指导 历史背景
-
描述:它的本质特征。例如,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虽然同是发生在封建社会,但它发生的社会背景、目的、内容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解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这两条名词,首先要学生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