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30)
图书(20)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0)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2(3)
2011(4)
2008(14)
2001(4)
1997(5)
1995(7)
1994(9)
1987(3)
1985(2)
1974(2)
按来源分组
文献(2)
当代传播(2)
破与立(2)
政府法制(1)
江西画报(1)
文博(1)
语文知识(1)
英才(1)
北京物价(1)
法律文化研究(1)
全本戏与折子戏:青春版《牡丹亭》热带来的启示
作者:王玉坤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本戏  折子戏 
描述:求,探讨现代传播媒介下如何利用全本戏的形式以故事消除观众的接受障碍,引导并培养观众的欣赏习惯,为传统的戏曲艺术的传承开拓新的局面。
苏舜钦卖故纸案新
作者:刘学健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范仲淹  进奏院  保守派  《隆平集》  欧阳修  档案  革新派  “庆历新政  御史中丞 
描述:苏舜钦卖故纸案新刘学健苏舜钦是北宋仁宗年间进奏员的监官,曾因卖故纸、办赛神会,以“监主自盗”除名,至今档案界对其仍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提议大卖旧档”,致使宋代档案遭受严重损失的罪人
才子佳人戏曲中“花”意象琐——以《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意象  “花”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功能。
“异同比较法”十——谈中学语文教材的组元
作者:宋家淇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异同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王安石  语言体系  文章体裁  阶级教育  单元  七绝 
描述:,败局难回。读之,引起我对于如何改编现有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的一些设想。开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不论是部编或省编的,不论是文学、汉语分编或含编的,大抵是按思想政治教育(如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等等)、文章体裁(如记叙、议论、说明等)和语言体系(先白话,后文言,文言又是集中
《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
作者:白于蓝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简  文字编  校读    “识”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周礼》  调查取证制度  罪刑擅断主义  《封诊式》 
描述:《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
螽斯何来阶级仇恨——《诗经·周南·螽斯》
作者:刘燕及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劳动人民  周王室  朱熹  螽斯  王安石  粮谷  后妃  贵族  周南 
描述:《螽斯》这首简单的民歌,《涛序》却无端地把它按在后妃身上:“《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又附和而释:“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更把它解成周王室众妾歌颂后妃的东西,真不知是从哪里说起!
浅谈嘉中王安石参与榷茶问题
作者:高启明 高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榷茶  宋政府  河南大学  茶法  专卖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欧阳修  江南  江东 
描述:《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在论述王安石嘉年间的政绩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嘉四年废除榷茶法,王安石是否参与?废除的范围如何?王安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茶法》一文和《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
古籍辨伪私(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若干问题之四)
作者:姜亮夫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理研究  古籍辨伪  真伪  先秦古籍  先秦典籍  古籍整理  先秦文献  颜之推  伪书  王应麟 
描述:、陈振孙、杨慎、胡应麟等人尤善为之。清人全祖望、阎若璩、万斯大、斯同兄弟、黄宗羲、顾亭林、姚际恒、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俞正燮等人都各有著作,直到现代不衰。
勾吴渊流——古吴文化新
作者:刘侬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文化  勾吴  渊流  河姆渡遗址  鱼文化  玉石文化  《周礼》  吴越  古玉器  殷商时期 
描述:离姬周国,流亡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邦,随乡入俗,纹身断发以避季历.泰伯仲雍兄弟在荆蛮建邦立业,自号“句吴”国.吴民族和吴姓民族的传人们均信奉吴太伯为民族和宗族的始祖神,勾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由此成了礼仪之邦和人才荟萃的首善之区.
佐记 历久弥新——曾巩《墨池记》校析
作者:任超荣  来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版本  第一手资料  正版书  权威性 
描述:《墨池记》是宋代大文学家曾巩杂记文的代表作。在当代几种选本中均有收录 ,但是存在许多差异之处 ,辨析差异的成因 ,一方面能够重新认识《墨池记》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人们在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时的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