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3)
报纸(266)
学位论文(36)
图书(16)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26)
地方文献 (33)
红色文化 (28)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1)
2012(45)
2011(47)
2010(54)
2006(29)
2003(24)
2002(25)
2000(9)
1995(14)
1982(9)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文献(4)
辞书研究(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國文學誌(1)
中華學苑(1)
文教资料(1)
東海中文學報(1)
華岡社科學報(1)
励耘学刊(语言卷)(1)
李觏巧歌词
作者:杜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歌词  范仲淹  刘秀  绍兴  余姚  江水  泱泱  辞官  越州 
描述:汉代严光,字子陵,会稽(今浙江绍兴)余姚人,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登基后赐严官职,严光辞官不就,归隐富春江。 宋代范仲淹心仪严光为人,范被贬为越州(今绍兴)太守时,因余
王安石诗成拙
作者:张志超 李统元  来源:读写月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诗成拙
苏轼与王安石误
作者:柏文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主观臆断  王阳明  石钟山  文学史  西风  菊花诗  文学家  北宋 
描述: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赋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着一则他误王安石菊花诗的轶事。有一次,苏轼去登门拜访宰相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他正要离去,偶见书案上
立法应是医主要内容
作者:高解春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疗卫生立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事业  卫生法律体系    卫生法律法规  健康 
描述: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框架的约束与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曾明确提出,完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
王安石诗并无不妥
作者:河风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审美观念  典故  文学创作 
描述:王安石诗并无不妥
苏东坡错菊花诗
作者:亦名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西风  菊花诗  宰相  园林  偶发  砚台  落黄  花瓣 
描述: 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遇,偶发现其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心想:"只有秋天才刮西风,西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之骨,怎会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公真是‘江郎才尽’,铸成大错啊!"于是他
文件“圈阅”制度要改了
作者:史海威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圈阅  制度  文件传阅  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  王安石  企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  单位领导  重大问题 
描述:"圈阅"是指领导审阅文件后,在自己的名字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一般认为,文件"圈阅"始于王安石。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经毛泽东同意,正式建立了文件"圈阅"制度。由于简便易行,"圈阅"制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文
诗续联趣谈
作者:张国良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琵琶行》  王安石  白居易  紫芝  记载  马青  江州 
描述:据清代紫芝《竹坡诗话》记载:王安石读白居易《琵琶行》时,想对其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想了很久没有结果。于是去请教蔡天启,蔡天启说:怎么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呢?王安石连声叫绝。这两个诗句叠起来就是:
古人笔笑录
作者:曾昭安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庭坚  客观事物  苏州  流传  秀才  作文  唐代诗人  修改  杏花村 
描述:,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讥笑他是“点金成铁”。 相传,古时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的月亮,如何只照苏州,不照别处?”于是便在“苏州”后面添上了“无锡等地”四个字,变成为“一轮明月照苏州无锡等地”。这位太守根本不知诗为何物,无知妄说,弄得秀才啼笑皆非。此事传出去,闻知者无不大笑。 苏轼写的《古史》,即对《史记》所作的修改,有不少是因为苟简而顾此失彼的败笔。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写道:“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古史》却说:“母,韩女也,滑稽多智。”删去三字,语意不明。再如:“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学百家之说。
班主任应是“课的推进者”
作者:张璋  来源: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威望  创造力  组织 
描述: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