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离昇州作》诗称名辨正
-
作者:邱美琼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离州作 称名 百家衣体 集句诗
-
描述:对杂体诗"集句体"的认识不足,以致连误至今。开始产生这一错误的时间可由清代上溯至明代。
-
试论杨维桢妇女诗的独特价值
-
作者:魏红梅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维桢 妇女诗 独特价值 《诗薮》 汉魏六朝 艺术价值 胡应麟 诗歌
-
描述:试论杨维桢妇女诗的独特价值
-
论《诗薮》对古诗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的确立
-
作者:孙琴安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诗体 创作原则 审美标准
-
描述: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
-
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
描述: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春光明媚、万物勃发之时,诗人不是像常人一样趋鹜于万紫千红的繁华处争春赏光,而是独步于幽静朴拙的山涧边寻闲探幽。涧边绿草,惹人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
黄爵滋《读山谷诗评》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
作者:邱美琼 胡建次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读山谷诗评》 黄庭坚 接受
-
描述:黄爵滋的《读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艺术境界、纵横捭阖的文法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进行了多方面评说。黄爵滋
-
咏怀同题 寄寓不同——赏析两首咏“鱼”诗
-
作者:傅望华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王安石 白居易 古代诗词 性格 游鱼 社会环境 消极情绪 咏物抒怀 生活理想
-
描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往往有得,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已。”宋代王安石的这番话说得鞭辟入里。通过咏物来抒情言理,这是诗歌写作的传统手法。这里选两首以“鱼”为描述对象的诗,进行分析
-
江边黄鹤古时楼——唐朝诗人和黄鹤楼
-
作者:王宏志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江边黄鹤古时楼——唐朝诗人和黄鹤楼
-
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
-
作者:万伟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与诗 佛禅 以禅入诗 唯心主义 山水诗 创作思维 唯物主义 晚年诗 《淮南杂说》
-
描述: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
-
“不畏浮云遮望眼”——读王安石的几首诗
-
作者:边志玉 杜相忱 来源:北京文艺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不畏浮云遮望眼”——读王安石的几首诗
-
“不畏浮云遮望眼”——读王安石诗《登飞来峰》
-
作者:樊运宽 来源:广西师院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云遮 王安石诗 政治路线 大地主阶级 司马光 守旧派 反儒 鸡鸣 宋神宗
-
描述:的政治活动制造舆论,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