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青散记 汤显祖 戏曲研究 作者问题 戏曲批评 考述 杜丽娘 东亚图书馆 北图本
-
描述:批语及各种附录(包括《笠阁批评旧戏目》),内容包罗万象,又引经据典,涵盖面遍及诗、词、曲、小说、历史、理学、佛老、医学、风俗、制度各方面;且数量庞大,都约三十万言,远远
-
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
-
作者:舒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力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里? 《牡丹亭》 观众 卡拉OK 省会城市 现实主义 《长生殿》
-
描述:而娱人,并逐步融汇了音乐、舞蹈、诗词、绘画、雕塑、
-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
描述:的想象、文字的想象体会出人物来,象张飞、李逵……直接是看不到人的。我们戏曲虽然舞台上可以观到人,但观众也要通过唱词去体会人物,因此这个词要浅,词浅才能使人理解,感性的东西才能强。李渔批评汤显祖的《牡丹亭
-
论戏曲导演
-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导演 演员 艺术手段 节奏 汤显祖 艺术创作 动作 中国戏曲 参军戏
-
描述:导演职能的发展导演,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工作,在中国戏曲中间出现,据我所知,在解放以前并不普遍,也许在上海偶然有个别的戏是有导演的,北京还没有听说过。研究一下中国戏曲史,虽然没有“导演”这个名词,但是导演这个职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
-
昆曲之美——案头与场上——记白先勇关于昆曲《牡丹亭》曲辞赏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赏析 赏析 世纪初 世纪初 蔡元培 蔡元培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
描述: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教育,具有悠久的昆曲传统。上世纪初,在蔡元培校长的倡导下,大批挚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将昆曲引入讲堂。2009年,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东方语言暨文化研究系荣退教授、著名作家白
-
情之所至,生死由他:试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
作者:孔文峣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 爱情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柳梦梅 柳梦梅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华彩 华彩
-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来闲读《牡丹亭》,字字珠玑入耳让人回想起去年7月的一场演出—广府华彩。第一次听粤剧演唱
-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
作者:肖燕英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舞剧脚本 立意 象征性空间
-
描述:案,分别从舞剧脚本的立意搭建,舞剧的象征性空间两方面展开分析,为文学剧本改编舞剧创作提供几点思考。
-
明戏中的宗教剧(续)
-
作者:马焯荣 来源:艺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救母 杜丽娘 汤显祖 佛教神话 浪漫主义 明传奇 神话故事 女主人公 改编 传奇剧
-
描述:这一佛经改编而成的戏剧是北宋杂剧《目连救母》(据孟元老《东京孟华录》)。郑作虽亦据此佛典改编,叙述一个佛徒救母的神话故事,但就
-
为《运河人家》喝彩
-
作者:郑恩波 来源:理论与当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河人家》 电视连续剧 艺术再创作 乡土小说 文学作家 李宝林 大运河 刘绍棠 改编
-
描述:为《运河人家》喝彩
-
歌声闯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家教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音乐节 家乡话 全椒县 声音 获奖 改编 道路 安徽省 比赛
-
描述:2012年8月10日晚上,《中国好声音》第五期的节目中,有位来自安徽的小伙子一上台就逗乐了大家。一顶小蓝帽,浓黑的眉毛;一首改编自小虎队的《爱》唱得乐趣十足;一口家乡话版的获奖感言,更是让四位导师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