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作者:毛曦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农业  吴宏岐  地理研究  农业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  地域分布  借鉴作用  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描述: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07〕甲基强的松龙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07〕甲基强的松龙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闵航 陈中云 吴伟祥 陈美慈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田土壤  外源甲烷  甲烷氧化活性  碳素  氮素 
描述: (甲醇和甲酸 )较非甲烷氧化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和能促进土壤产甲烷菌产甲烷活性的碳源物质 (酵母膏、葡萄糖和乙酸 )可更强烈地抑制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的活性 .有机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要较无机氮素物质弱 .在无机氮素物质中 ,硝酸盐对土壤氧化外源甲烷活性的抑制强度要强于铵盐类物质 ,NH3 要比NH4 + 对甲烷氧化菌的甲烷氧化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一旦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活性受到碳、氮物质的抑制 ,恢复其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就需要较长时间 .且受到抑制的程度越强 ,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
言前人所未及 论前人所不周——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评介
作者:汤振海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言前人所未及 论前人所不周——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评介
中国戏剧艺术研究的资料宝库--《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序
作者:敏泽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古代文学理论  序跋  研究工作  资料基础  戏曲文学  汇编  戏剧艺术  人物塑造  汤显祖 
描述:理,这方面的意义更是不能低估的。
低级糜棱岩中白云母微构造和微化学研究
作者:J.H.Behrmann 吴堑虹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云母  微构造  糜棱岩  细褶皱劈理  微化学  张性  重结晶作用  残碎斑晶  叶理  C型 
描述:白云母是低级变质岩的主要组分之一。对板岩中白云母的变形行为近来已有较清楚的了解。但除了对剪切伟晶岩的微构造进行过研究外,对富含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低级糜棱岩却很少或几乎没有给予注意。Bell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作者:温志坚 杜乐天 刘正义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水云母化  水云母化  伊利石  伊利石  蒙皂石混层矿物  蒙皂石混层矿物  铀成矿作用  铀成矿作用 
描述: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型矿床为主的特征 ;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形成富大铀矿起了富集 U的作用。
相山铀矿田成矿水热系统古水文地质研究
作者:刘金辉 孙占学 李学礼 史维浚 周文斌  来源:矿产与地质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热系统  水热系统  古水文地质  古水文地质  古气候  古气候  铀矿田  铀矿田  相山  相山  江西  江西 
描述:在补给区渗入地下,经深循环加温和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富铀成矿热液在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沉淀富集成矿。
石英热释光的标型意义--相山铀矿床的研究实例
作者:王湘云 章邦桐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释光  热释光  叠加复合  叠加复合  热事件  热事件  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描述:;矿石和近矿围岩中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都是双峰,且都是中温峰的相对强度比高温峰的相对强度高。这些差异可作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在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上,任一特定峰温对相邻峰形存在一个叠加复合区间,其范围为特定峰温20℃左右。自岩浆冷却以后,该地区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热事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50℃、288℃、310℃、335℃、350℃,表明该矿床是多次热事件叠加的结果。
桐庐和相山两类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长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小明 赵连泽 陆建军 刘昌实 王德滋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熔型  同熔型  陆壳重熔型  陆壳重熔型  酸性火山  酸性火山  侵入杂岩  侵入杂岩  斜长石  斜长石  碱性长石  碱性长石 
描述: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而相山杂岩体中的长石反映了一种近平衡结晶的岩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