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78)
报纸(1208)
图书(29)
学位论文(19)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84)
地方文献 (43)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5)
2012(248)
2010(402)
2003(35)
2000(65)
1999(29)
1995(51)
1988(32)
1983(24)
1982(34)
按来源分组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5)
钟山(3)
新闻出版交流(3)
文学评论(3)
理论与创作(2)
上海小说(1)
文科教学(1)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作家(下半月)(1)
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
作者:钟林斌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之恋  六朝志怪  《搜神记》  《太平广记》  《牡丹亭》  魏晋六朝  《搜神后记》  文言小说  小说  灵魂不灭 
描述: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
“拗相公”拗得好!--有关王安石的两篇话本小说
作者:王起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话本小说  苏轼  法家  儒家  黄州  菊花诗  小说集  警世通言  小说作者 
描述:苏轼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是不会落瓣的,自恃聪明,就在原诗后面加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罢,不等王安石出见就走了。王安石回到书房看见了苏轼的续诗,认为他太轻薄,贬他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原来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苏轼在黄州见到了这情景,才知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作者:元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小说  中国小说史研究  优先性原则  《金瓶梅》  《如意君传》  文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  《牡丹亭》  汤显祖  《红楼梦》 
描述: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仿构与翻新:江户时代翻案的话本小说十三篇
作者:王晓平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学者  中后期  王安石  乐之  马场  话本小说  南北朝时代  江户时代  中国通俗小说  家族 
描述:言的.诚如日本学者石崎又造所说:“近世小说史上所谓读本这一新形式.是由这些中国小说学者的翻译或者翻案创造出来
创作平移与思维定势——对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思考
作者:戎东贵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创作现状  思维方式    新时期文学  程式  创作活动  创作手法  作品 
描述:烈,但就具体的单个
辨性质 明角度 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
作者:黄霖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分类角度  性质  中国古代  小说分类  魏晋六朝  知几  胡应麟 
描述:辨性质 明角度 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
妇女观不同,女性形象迥异-明清戏曲、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王永健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形象  昆山腔  李香君  杜丽娘  短剧  总体构思  花木兰  汤显祖  思想深度 
描述:清照、白娘子……,无不
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慧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胡应麟的古代小说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作者:叶国志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小说类型  文学史  志怪小说  小说家  叙事结构  中国小说史略  九流  小说分类 
描述:论胡应麟的古代小说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试论《少室山房笔丛》的小说思想
作者:周效柱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  小说理论 
描述:的成就,尚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少室山房笔丛》的学术价值有重新认识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