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89)
报纸(207)
图书(135)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43)
地方文献 (68)
地方风物 (42)
宗教集要 (10)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3(116)
2012(172)
2011(166)
2010(129)
2000(37)
1999(31)
1982(28)
1963(6)
1960(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4)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国酒(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酿酒科技(1)
周礼》理财思想考析
作者:杨智杰  来源: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理财思想  财政收入 
描述:周礼》系统而周密地设计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周礼》一书结合相关典籍探讨其所反映的理财思想。
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
作者:杨向奎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行  王莽  制度  吕氏春秋  西周  管子  地主  五等  封建  祭祀 
描述:说到它是西周的政典,也没有说到它是周公的书。它开头说,
周礼》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
作者:李雪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分配  授田制  《田法》  临沂银雀山汉简  农民  余夫  一夫百亩  周礼正义》  井田制度 
描述:周礼》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制度,书中土地制度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周礼》中的材料
关于《周礼》书名、发现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作者:杨天宇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名的改变  立学官  东汉《周礼》学  郑玄注《周礼 
描述:首,遂成为东汉古文经学的一面旗帜。郑玄的《三礼注》奠定了中国古代礼学的基础。
论《周礼》三公与六卿之制
作者:彭林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周礼》三公与六卿之制
高张性气胸和高张性肺大疱治疗中并发全身皮下气肿原因探讨
作者:万文玲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高张性气胸和高张性肺大疱治疗中并发全身皮下气肿原因探讨
水漫金山与传说的合成():论白蛇传说与金山寺的缘分
作者:肖波 尚永亮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金山  白蛇传  白蛇传  镇江  镇江  传说  传说  合成  合成  长江  长江  梁武帝  梁武帝  江南  江南  故事  故事  北固山  北固山 
描述:提起镇江金山寺,人们都会想起水漫金山,想起法海和尚。白蛇传说为什么会与法海结缘?为什么会在金山寺展开惊心动魄的水斗?金山其地、法海其人有什么独特之处?白蛇传说对金山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探寻。
水漫金山与传说的合成():论白蛇传说与金山寺的缘分
作者:肖波 尚永亮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江南名郡,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鲜明的文化特色。 镇江是充满阳刚之气的江南重镇。在杏花春雨、水气氤氲的江南,城镇多是小桥流水、温婉柔美,相比北方城市,少了些刚劲苍凉的气息。而镇江是个例外。此地山虽不高,但或雄峙大江南岸(如北固山),或傲立长江之中(如金山、焦山),地势森然,颇现雄壮之气。三国时,孙权将治所由吴(苏州)迁至此地,称京口,并在北固山一带筑铁瓮城,京口由此成为江南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晋室南渡后,京口是南徐州的治所,是南下移民的主要集中地,成为都城建康以东的地区性政治中心。公元313年,祖逖自京口渡江北伐,中流击楫,慷慨激昂。五十年后,刘裕出生在京口,后来他以驻扎在此的北府兵为根基,两次北伐,建立赫赫战功,并最终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王朝,拉开了南朝的序幕。
李井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言(摘要)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井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言(摘要)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
作者:林舒俐 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出版社  马萨诸塞州  明清时期  戏曲研究  哈佛大学  牡丹亭  目录  传统戏剧  论文集 
描述:凡例1.著录时限:1998年—2008年。以论著正式发表或出版时间为准。2.著录内容:仅限用英文写作的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论著,酌情收录研究内容关涉古今、兼综中外的论著。凡是专门研究中国现当代(1919年之后)戏剧或戏曲的论著,一般不予著录。论著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