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代文学(下)综合练习题叁
作者:张大安  来源:当代电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综合练习  元杂剧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红楼梦》  代表作家  艺术特色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牡丹亭》 
描述:汝珍 D.兰陵笑笑生4)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公安派 B.唐宋派C.桐城派 D.阳湖派5)以“神韵”论诗的诗歌理论家是( )。A.王士贞 B.李东阳C.王士祯 D.袁枚
春风春雨催新枝——记我与《中国档案》
作者:王金玉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架阁  档案事业史  档案学  千字文  档案史研究  档案管理方法  《隆平集》  春风风人  郑州大学 
描述:春风春雨催新枝——记我与《中国档案》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作者:汪志彬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大团圆结局  古典文学作品  《西厢记》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爱情作品  崔莺莺  杜丽娘  状元 
描述: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
作者:聂江涛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深钻  铀矿化  岩心采取率  环境信息  成矿条件  地球深部  铀成矿  科研团队  铀矿勘查  相山 
描述:。最大限度地获取了地球深部成矿条件和地质环境信息,解决了热液型铀矿勘查和成矿理论方面的技术瓶
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临川一中
作者:暂无 来源:影响力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临川一中
中国货币名称起源简考
作者:周悦珍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名称  起源  国民政府  银圆  兑换券  北洋政府  大学图书馆  商品交易  《周礼·地官》  “爱” 
描述:中国货币名称起源简考周悦珍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有货币起,其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质料和形态的改进而几经变更。本文就一些币名的起源,作一溯考。“钱”是商品交易中媒介物“货币”的统称。“钱”的原义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应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战略决策
作者:蒋宏宾  来源:唯实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企业  跨世纪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战略决策  乡镇企业  扩大内需  技术创新  科教兴国战略  发展中  个私经济 
描述:在着种种模糊认识.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一直是工业化国家主要的企业组织形态.有资料显示,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总数均占到企业总数的90%-95%,在德国,这一比例高达99%.美国GDP的39%、英国GDP的42%都是小企业创造的;在德国.中小企业上缴给国家的营业税占总额的47%.特别是当经济出现不景气或结构性衰退时.中小企业由于其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保持社会稳定等的独特功能.常常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发
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作者:柴荣  来源:前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法律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唐律》  《春秋》  周公旦  “明德慎罚”  犯罪和刑罚  “春秋决狱”  统治者  周公制礼 
描述:试论“周礼”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柴荣“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引人瞩目的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扣开中国大门之前,礼便是先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作用,更是值得探讨研究。从西周周
感情服务应是中国酒店之魂
作者:韩万国  来源:旅游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员  旅游饭店  微笑服务  超常服务  宗教信仰  体态语  员工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软件服务  语言 
描述:感情服务应是中国酒店之魂韩万国北京丽都假日饭店SentimentalServicesConstitutetheSoulofChineseHotels¥byHanWanguoAbstract
《周易》和中国诗歌的内在机制(续)
作者:潘世秀 王志明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中国诗歌  内在机制  二重体  意境创造  《易》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古代文论  魏晋南北朝 
描述:提出;“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这一论点在《大会简报》作了详尽的具名报导,又以大会共识写进了大会报导,公开发表。1983年,笔者又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会上就此课题作大会发言;自1981年起,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有的论文已被列入文献题录。上述报告和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次被引用。笔者对《周易》的研究正是从对意境学说研究所引发的。在追本溯源,前顾后瞻中发现,意境创造同《周易》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