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学重《仪礼》与为术重《周礼》:扬雄与王莽古文经学
-
作者:解丽霞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雄 王莽 古文经学 《仪礼》 《周礼》
-
描述:《仪礼》"与王莽的"托古改制"、"符命为治"、"重视《周礼》"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彼此"为学为道"与"为术为政"的不同经学目的,也折射出扬雄对王莽表面似是而非、内心坚定不移的批判态度。
-
《牡丹亭》的接受研究与“心”“理”学之争
-
作者:王妍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理学 阳明心学 儒学理想复归
-
描述:坛思潮的演变.
-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
-
作者:郝树声 来源:发展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意识形态 《公羊传》 《周礼》 独尊儒术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唯心主义 龚自珍
-
描述: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末二千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汉代设五经博士,把上古
-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唐宋诗之争(三)
-
作者:齐治平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之争 中国文学 批评史 清代学风 胡应麟 封建王朝 封建时代 清人 学术 文艺
-
描述:前人聚讼之问题,莫不继续
-
宋神宗与熙丰时期的朋党之争
-
作者:罗家祥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反变法派 司马光 保守派 熙宁 文彦博 枢密院 贯彻执行 参知政事
-
描述:综观宋神宗统治的十七年,宋朝整个政治格局基本上没有改变,除部分新法条文被因时因地加以适当的调整外,新法仍被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这种局面当然与变法派的政治活动有关,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神宗无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
描述:11世纪的那场政治论争--熙宁之争引起传统德才价值观念在宋代发生改变,宋代社会也由此进入王安石时代.南宋后,理学逐渐取代了王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对熙宁之争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从理学对熙宁之争的批判
-
从“阿云之狱”看北宋变法之争
-
作者:赵晓耕 赵启飞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宋神宗 自首 变法 北宋 刑法志 皇帝 杀伤罪 司法官员
-
描述:将要审问她的时候,她供认了犯罪事实。此案因属于性质严重的命案而被逐级上报。
-
浅析朱陆读书方法之争
-
作者:刘天宇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读书方法
-
描述:南宋时代的朱熹、陆九渊分别是道学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们哲学观点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导致二人的思想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因此产生了影响久远的朱陆之争。朱熹、陆九渊二人在读书方法上均有自己独特
-
阿云案与北宋慎刑重刑之争
-
作者:黄开军 来源:无线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阿云案 慎刑重刑之争 罪疑惟轻 王安石 司马光
-
描述:与慎刑主义矛盾冲突的一个缩影,而从法律、天理、人情诸方面考虑,真理无疑都在慎刑派手中.
-
陈艾之争与晚明文统归宗
-
作者:丁国祥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艾南英 论争 文统
-
描述:陈子龙与艾南英的争论,从豫章与金沙的房选开始,陈艾之争为高潮,以组织行为结束,在晚明文坛上有着重要影响,表现出晚明人文精神的追求。而争论的过程及激烈程度,由于事后的他人补叙,难免成为故事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