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7)
报纸(92)
学位论文(26)
图书(15)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2)
地方文献 (29)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9)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9)
2013(57)
2011(83)
2008(55)
2007(51)
2006(53)
2003(40)
2000(21)
1996(29)
1957(2)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0)
文史杂志(3)
京江晚报(2)
珠海乡音(2)
美术向导(2)
海内与海外(2)
书目季刊(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1)
绿色大世界(1)
新校园(阅读版)(1)
梨花院落溶溶月:论晏殊之的富贵气象
作者:唐红卫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诗风  诗风 
描述:作为后期西昆体领袖,晏殊的诗名在当时颇为显著,在内容上,他主要描述雍容富贵的生活场景;在风格上,追求清境、推崇气象,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从而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的不俗成就,受到后人称赞.
情真意切 哀婉动人:读李觏《哭十侄》
作者:王美春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文  白居易  未病  悲情  唐代  还乡  病故    感情  灵枢 
描述:情实感打动人之心灵的。
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集等人之唱答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集等人之唱答
中国古代诗歌阐释模式与《玉台新咏》录
作者:胡大雷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诗歌  阐释模式  胡应麟  刘师培  艳歌  文章  徐陵 
描述:徐陵《玉台新咏序》称该书的“撰录艳歌,凡为十卷”,即明胡应麟所说“《玉台》但辑闺房一体。”但是,《玉台新咏》收录的作品是不是都属“艳歌”呢?当然,我们论文章,首先应该以当时的眼光为准,刘师培《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云。
李壁《王荆公注》的诗学批评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的主要艺术特征。
清代“佛”吴嵩粱诗学观摭谈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描述:吴嵩梁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昊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门径与诗歌
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王荆公注补笺》平议
作者:王样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注补笺》  巴蜀书社2002年元月第一版  宋人  王安石  注本  诗集 
描述:《王荆公注补笺》平议
“笔端三昧,游戏自在”:浅谈韩国集句
作者:  金程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汉文学  创作  文天祥  作品  游戏  王安石  朝鲜时代  自在  唐宋诗  高丽 
描述:集句,指集录前人诗句而重新创作之诗作,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集句者,杂集古句以成也",即指此种诗体而言。其体式有
试论胡应麟的学术研究方法对《薮》著述的影响
作者:冯韵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薮》  学术研究 
描述:特的地方,比如体例结构,研究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