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3)
学位论文(524)
图书(118)
会议论文(53)
报纸(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09)
地方文献 (123)
地方风物 (118)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1)
2011(126)
2010(118)
2009(105)
2008(96)
2007(97)
2005(71)
2004(68)
2001(37)
1999(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5)
上海戏剧(5)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四川戏剧(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3)
齐鲁书社(2)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当代戏剧(1)
大舞台(1)
非常损失规则的比较研究——兼评中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乘人之
作者:徐涤宇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非常损失规则的比较研究——兼评中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乘人之
郑子瑜先生研究的新成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
作者:林兴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学家  新成果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师说》  《中国修辞学史稿》 
描述:中指出韩愈《师说》中的文气不相接之处。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虽然指出韩愈的散文“也
汉语复句类型、疑问句型的最早分析——汉代注释书中的语法学研究
作者:孙良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复句  疑问句  语法学  诗经  楚辞  吕氏春秋  孟子  《礼记注》  注释家  《周礼 
描述:法观与语言观》、丙《致动、意动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丁《宾语前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戊《汉语词类“有解”“无解”的最早提出与划分》、己《从汉代注释书论汉语介词的表义功能》、庚《汉代注释家的词类观》;本文谈几部
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作者:聂德宁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明朝  清朝  海外华商  贸易网络  书评  《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 
描述: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走马楼吴简研究——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
作者:王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走马楼  三国  学者  吴国  资料  长沙  国是  见解  文献  兴趣 
描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陆续公布,不仅为吴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吴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譬如:关于吴国是否实行过户调制,由于文献缺乏明确的记载,学者见解不一。而吴简中颇多“调麻”、“调布”、“调皮”的记载,引起学者的兴趣。
训诂材料的分析与汉语学术史的研究——《(周礼)复音词郑玄注
作者:李运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训诂材料  学术史  训释方式  训诂方法  训条关系  周礼  郑玄  复音词 
描述:”,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
“六书”研究的一次大胆超越——评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
作者:刘兴均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书”说  汉字构造  转注  原理  《说文解字》  《周礼》  比较系统  语文学 
描述:六书”,他说:“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P.1720)班氏的定称不为今人所用,班氏的“六书”为造字之本的提法也颇受后人质疑。自《说文》问世以来,围绕“六书
宏斯“三义” 以兴诗学:读《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作者:普慧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研究  赋比兴  《毛诗大序》  中国  “六诗”  《周礼》  先秦文献  发展演变 
描述:的核心概念。故源头的迷失与其支派的显著地位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此其二;对于来历不明的赋、比、兴,历代学者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无论从《诗经》学,还是从中国诗学的角度,对这一组概念的研究自汉代以来几乎从未中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张性缝、压性缝表层止水施工工艺研究
作者:李宏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性缝  压性缝  表层止水  施工工艺 
描述:运用挤出机标准化、机械化施工技术,改进和完善了张性缝、压性缝表层止水由手工作业的方式,保证质量,加快进度。
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之定性研究——王益民等遗弃案之分析
作者:陈兴良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弃  扶养义务  法律解释 
描述:本文以王益民等遗弃案切入,对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作了深入探讨。通过叙述遗弃罪的立法沿革,本文认为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是指家庭成员间的遗弃,而不包括非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更不能包括不履行救助义务的遗弃行为。本文通过对遗弃罪的分析,提出了在语义解释与沿革解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沿革解释应当优于语义解释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