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体”,中国古体诗发展之新路
-
作者:饶学刚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还在耕耘啊!这段话,表明着王英先生的诗歌创作已进入新阶段,实现两个跨越:一是由民歌体进到古诗体的创作跨越,一是由实践创新进到艺术探微的研究跨越。这对于一位农民诗人来说,极不容易,精神宝贵,全国罕见。 诗歌创作,不仅是我,而且有相当多的作者长期处于困惑和徬徨中。写几首诗容易,出高意境作品难,所以我不大写诗。我退休闲居寒斋后,不断接待来访的文学青年,其中一位出版过诗集、很有才华的业余诗作者给我来信,诉说他新诗创作的苦恼:“新诗如何写,我该如何写?在傍徨,在探索”,“新诗的名誉不大好。究研其原因,我也说不出。诗发不出去,质量也上不去,所以我最近写得不多”。后来,我还不断地听到“新诗危机”的哀叹声。长期以来,我也找不到很好的答案。问题出在哪里?我想问题不是出在你选用的是散文式、回文式、宝塔式、楼梯式、集句式、曝括式、骈体式,还是韵律式等格式上,而是出在你诗作内容形式上的太自由化了,太虚幻化了,太散文化了,太欧式化了,意境太懵懂化了,韵律太拗口化了。
-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化用手法
-
作者:薛胜元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用 创作手法 二度创作 古典诗词创作 句子 文人创作 中国古典诗词 辛弃疾 晏几道 作品
-
描述:文人创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常常对前人诗文中的语句加以变化,变成自己的句子,这种创作手法就叫化用。化用重在借"意"而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作品带来较原诗句更加深远的意境。可以说,化用属于二度创作,只要化用巧妙,诗文便可赢得后人的青睐。句子虽然形似,意趣可能远远高于原作。下面以古典诗词创作
-
“中国风格”应是一种自然流露
-
作者:战国栋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品.写实风格的作品能够以最直观的视觉语言反映社会的变迁,进而进入精神交流的层面.
-
体制性不公平应是中国改革的主攻方向
-
作者:暂无 来源:社科新视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改革 《经济参考报》 不公平 体制性 垄断现象 规模集中度 经济学意义 行政垄断
-
描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象就应该严格界定为这一类。只有认准改革对象
-
李瑞清对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
-
作者:张金秋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近现代教育 积极贡献
-
描述:李瑞清,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开拓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兴学育才"、"兴学强国",认为教育是救国的唯一途径,他的办学主张与理念,为中国近现代教育
-
“中国互联网之父”刘韵洁
-
作者:吕斌 来源:华人时刊(上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名被“发配沧州”的工人到“中国十大杰出网络人物”等一系列跨越性的转变.他的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传奇.
-
中国论坛通讯-这也应是论坛读者的任务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论坛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国论坛通讯-这也应是论坛读者的任务
-
中国之命运中所引及的黄爵滋
-
作者:祝秀侠 来源:前锋(1938) 年份:194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国之命运中所引及的黄爵滋
-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九)
-
作者:谷向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词元曲 朱熹 新变革 书院 桃符 宋代文人 春联
-
描述: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数为五言联、七言联。楹联吸收了词曲的营养,在语言上不断进行着新变革,第四节楹联的发展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
-
中国首家蔬菜工厂在沈阳正式投入运营/中国首个蔬菜博物馆亮相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国首家蔬菜工厂在沈阳正式投入运营/中国首个蔬菜博物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