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27)
报纸(2181)
学位论文(139)
图书(80)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84)
历史名人 (1609)
非遗保护 (28)
红色文化 (16)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11)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3(377)
2012(633)
2011(515)
2010(531)
2008(531)
2007(351)
2006(218)
2005(170)
2003(88)
1997(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8)
上海戏剧(91)
艺术评论(17)
戏剧之家(15)
东方艺术(14)
安徽文学(下半月)(13)
剧作家(6)
学术界(2)
昆明学院学报(2)
青年作家(1)
性爱女神的复活:从杜丽娘的原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作者:刘汉光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爱女神  性爱女神  人欲  人欲  礼教  礼教 
描述:礼教的深度、力度和高度 ,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性爱女神的复活--从杜丽娘的原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作者:刘汉光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力度和高度,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报春第一枝——元月十日重上昆新《牡丹亭》有感
作者:赵莱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曲美  思归 
描述:报春第一枝——元月十日重上昆新《牡丹亭》有感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
《登高》:视角转换的经典范例
作者:何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中学语文教材  《诗薮》  经典诗歌  胡应麟 
描述:;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抑郁之气,抒写了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羁旅愁思。 本文主要从视角转换角度谈一谈这首诗歌前四句的精妙之处。 前四句诗,运用了典型的视觉转换手法,诗人于一仰一俯、一近一远中,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江图。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十四字中,高、哀、清、白、急、回,“天高”、“沙白”、“猿啸”、“飞鸟”,不但形象鲜明,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颔联两句写远眺之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写意,其传神会意,让读者想象补充,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
当代高僧明晹法师
作者:蔡蕙明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界  宁波天童  阳法  佛教协会  日本曹洞宗  高僧  佛学院  中国宗教  和平会议  香港 
描述:当代高僧明晹法师
舒同于当代书法之位置
作者:马啸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舒同于当代书法之位置
鼻饮有当代民族学实证
作者:范宏贵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南  云南省  民族学研究  范成大  《太平寰宇记》  少数民族  麻栗坡县  《溪蛮丛笑》  葫芦壳  《岭表录异》 
描述:鼻饮有当代民族学实证范宏贵关于百越人鼻饮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贾捐之传》。该传在谈到儋耳、珠崖(今海南省)时说:“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太平寰宇记》卷166引《异物志》:“乌浒
试论象山“心学”的当代价值
作者:周世泉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当代价值 
描述:当代价值为视点,作出自己的概括和论述。陆九渊“心学”内容深广,不仅对我国中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道德建设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
作者:汤恩佳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教  《春秋》  《易》  政治思想教育  《周礼》  《诗》  思想品德教育  政治理想  基本技能 
描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香港]汤恩佳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