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92)
期刊文章(1251)
图书(26)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33)
地方文献 (20)
才乡教育 (18)
红色文化 (9)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3(126)
2011(198)
2010(404)
2009(225)
2007(95)
2005(56)
2003(32)
1994(35)
1984(14)
1982(39)
按来源分组
中国企业报(7)
海燕(3)
中华儿女(海外版)(2)
城市晚报(2)
潮商(2)
理财(1)
中国文学(1)
黄金时代(学生族)(1)
中国对外贸易(1)
黄金时代(社会版)(1)
王称和他的《东都事略》——献给先师90诞辰
作者:何忠礼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略  东都  史料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  李心传  北宋  十三年  王安石  学术思想  资治通鉴 
描述:本文对王称和他的著作《东都事略》进行了研究,指出《东都事略》确为王称所撰,有三大值得称赞的特点;其史料价值很高,是有特色的史籍。作者还对王称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分析宋代及其后对王称及其书的评价
梅鼎祚和他纂辑的《才鬼记》
作者:田璞 查洪德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合记  梅鼎祚  纂辑  李卓吾  李梦阳  何景明  戏剧家  文言小说  叶昼 
描述:的剧作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和杂剧《昆仑奴》,其中《玉合记》流布甚广,影响也甚大,李卓吾曾作评点(一说叶昼评点,托名李贽),汤显祖为写题记,称“梅生工曲”,“《玉合记》足传于时”。他也好诗,少即以诗称,作诗“宗法李何”(李梦阳、何景明),但似乎在诗歌方面成就并不多大。
周在浚和他的《访求中州先贤诗文集目》
作者:袁喜生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在浚  《访求中州先贤诗文集目》  目录学  生平  文献价值  中国 
描述:大致反映当时的情况,真正确切的统计并不容易做到。由于条件的限制,统计时有所缺漏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例如本文在这里向读者介绍的清初周在浚的《访求中州先贤诗文集目》,就不在范先生的统计数字之内,而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幽花茁晚春——黄鹤逸和他的新作《傀儡梦》
作者:邱昶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精卫  汪伪政权  纪实小说  中国现代史  长篇小说  黄鹤  叛国投敌  汉奸  晚春  手抄本 
描述:这位青年记者就是最近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的第1卷《公开投敌》的作者:黄鹤逸。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长篇纪实小说《傀儡梦》以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中国现代史为背景,以辛辣、生动的笔触,正面描绘了汪伪政权从出笼到覆灭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5卷,每卷独立成篇,依次为:《公开投敌》、《粉墨登场》、《矛盾三
昔人已乘黄鹤去——郭布罗·润麒和他的几位皇亲国戚
作者:邹玉华  来源:英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溥仪  传奇色彩  黄鹤  疑难病症  格格  皇后  饥饿  皇帝  福晋  摩托 
描述:采访郭布罗之前,对他已小有了解:曾经声名显赫,他的姐姐婉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妻子韫颖是溥仪的妹妹三格格;80有余的他骑摩托乍仍如翩翩美少年般潇洒、稳健;还有他神奇的“郭氏疗法”,曾医治好无数疑难病症患者。也许是他富有传奇色彩而又
还欣度曲有新编--读《振飞曲谱》有感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新编  昆剧  汤显祖  雷峰塔  曲谱  单色照片  叶圣陶  彩色照片  道林纸 
描述:——一九三○亲授唱曲。粟庐先生的唱法
浓淡相宜 愁相生——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作者:田小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桃花扇  鹧鸪  浓淡  相生  抚州市  词作  人生  晏殊  江西 
描述:词作多写人生聚散无常之慨与诀别思念之苦。风格凄婉感伤,缠绵悱恻。时人称赞他的词是"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剧中之梦·梦中之情·梦外之意——汤显祖和他的剧
作者:吴凤雏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剧中之梦·梦中之情·梦外之意——汤显祖和他的剧
见另一个汤显祖 昆剧《紫钗记》观后
作者:孙惠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梦” 
描述:上海昆剧团的《紫钗记》,让我们看到了汤显祖的那个梦的味道很少、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另一面。《牡丹亭》可以说是中国戏曲中最优秀的剧本。但若是人们因为喜欢《牡丹亭》,就以为中国古代女子全都像杜丽娘那样,婚前只能见到父亲(杜宝)和教师(陈最良)两个男子,只有做梦才能遇到从未见过的白马王
先锋的后裔,孤独的行者:评李浩和他的小说
作者:邵燕君  来源:文学界(专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期刊  写作  碎玻璃  孤独  作品  后裔  纯文学  点评  作家 
描述:关注李浩是因为他的《碎玻璃》。那一年(2004年)我们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刚刚成立,开始对十几种主流文学期刊发表的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追踪点评,发现文学期刊这个很多人已转身离去的领地果然满目荒芜。沮丧中,《碎玻璃》让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