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19)
报纸
(44)
学位论文
(32)
会议论文
(23)
图书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17)
地方文献
(8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60)
2013
(51)
2012
(64)
2010
(60)
2006
(48)
2003
(33)
2000
(24)
1999
(40)
1998
(37)
1991
(26)
按来源分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5)
词学
(7)
中国文化研究
(3)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3)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3)
唐山学院学报
(2)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2)
图书馆论坛
(2)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王应麟
曾巩
周礼
前序
作者
塞漏
吴炳
史料
古籍整理
叶梦得
百回本
司马迁
叙述
区适子
人生何处不相逢
司空图
名称
笑笑生
农业科学研究所
刘绍
古代典籍
单位
子部小说
麻姑山
张光前译本
宝文堂书目
王安石
楚方言
墓葬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作者考辨】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
条
陈国国都与墓地
考
作者:
马义龙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国
贵族墓地
《春秋左传注》
公元前
《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
春秋时期
荒淫无度
《元丰九域志》
考古工作
描述:
乱),便一蹶不振,只得朝齐暮楚,依附于楚、齐、晋之间以求生存,后被楚国所灭。虽然不久又在楚国的扶植下
古今注典
考
误五则
作者:
管锡华
来源:
文献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仲联
注典
徐朔方
牡丹亭
苏武
陆沉
白马
世说新语
注释
汉语
描述:
示注典之难而已矣。
《隆平集》版本
考
略
作者:
熊伟华
张其凡
来源:
图书馆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平集》
《隆平集》
版本
版本
流传
流传
描述:
《隆平集》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文章以时代为序,对《隆平集》各版本进行考证,并梳理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关系。
汤显祖《古今治统弁言》真伪
考
作者:
黄建荣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奋鹏
作品考证
描述:
明代学者徐奋鹏所著的《古今治统》一书,其中有一篇署名为汤显祖的序文,名曰《古今治统弁言》,该文为《汤显祖全集》所不收。经过对这篇序文的写作年代、汤显祖与徐奋鹏的交往情况、《古今治统》的成书和初刻时间、《古今治统》现存版本等方面的考证,认为《古今治统弁言》一文是他人的伪作。
中国货币名称起源简
考
作者:
周悦珍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名称
起源
国民政府
银圆
兑换券
北洋政府
大学图书馆
商品交易
《周礼·地官》
“爱”
描述:
中国货币名称起源简
考
周悦珍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有货币起,其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质料和形态的改进而几经变更。本文就一些币名的起源,作一溯
考
。“钱”是商品交易中媒介物“货币”的统称。“钱”的原义
北宋祖无择事迹
考
述(一)
作者:
陆俊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文彦博
熙宁
洛阳
文集
史官
墓志铭
描述:
当立传而史官逸其事,须别
考
详”。笔者在
陈自明《外科精要》版本
考
略
作者:
顾漫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外科精要》
版本学
南宋
中医外科学
描述:
学术思想之善本。
关于《王荆公年谱
考
略》
作者:
宏图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
略
王安石变法
罗思
四人帮
翻案
演变
旧书
出版
海滨
儒法
描述:
鼎的“罗思鼎”的手笔。
《
考
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
作者:
李志超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考
工记》
李约瑟
儒学
《周礼》
儒家
荀子
文化教育
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
社会学思想
描述:
《
考
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李志超李约瑟主张道家主导古代中国科技,这不能解释很多重大科技史现象。《
考
工记》即为儒家经典,郑玄作注,沈括读引,戴震制图。其中造车、冶金、建筑、水利等项目何曾见
《南丰文抄》系年及
考
论
作者:
魏耕原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南丰文抄
作年
思想取向
描述:
冷漠了多年的曾巩散文,时下似有了某种活力,频频露脸于坊间。曾文以茅坤所选为著,对此先从文本系年切入,凡旧时出现的几家年谱,误者正之,缺者补之,略者详之;进而探求其思想倾向、发展脉络,以及经历、交游等。前者旨在补苴罅漏,后者意在使这个散文家模糊的面孔能有些清晰。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