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中的“江心炬火”
作者:王贻梁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中的“江心炬火”
汤显祖卧薪与商小玲殉
作者:汪文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剧中人物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死而复生  传奇  焦循  明代  真实情感 
描述:而复生,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出生入死的爱情。“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一灵咬住”便不肯放。这“情”确是人们真正的感情。汤氏写这个之所以自己也感动得卧薪痛哭,真正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剧中人物
绮梦:自然和高尚──论汤显祖剧中的性描写
作者:徐保卫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性描写  自然本性 
描述:汤显祖剧中的性描写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立场和作为人类良心的作家的正义立场。他认为健康、合理的性事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代表了个体生命意志的张扬。
以情动人深沉——从艺术节的现代戏说开去
作者:凌翼云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戏曲  现代题材  牡丹亭  以情动人  塑造人物  观众  亲情  爱情  汤显祖 
描述:2006年湖南艺术节中,现代题材戏曲剧目不胜枚举:京剧《紫英》,常德汉《合家欢》,花鼓戏《走近阳光》、《三个堂客们闹一房》、《手心手背》……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深受感动的,多是在塑造人物
以梦释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文艺创作  理论意义  汤显祖  古代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批评  我国古代  梦境描写 
描述: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梦释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刘贡父智王安石
作者:李伟国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梁山泊  资治通鉴  史学  江西  执政  汉代  草稿  新余 
描述:求开辟财源,有一个小人献上一计:“放掉梁山泊八百里湖水,作为农田耕种,这利益可大了。”王安石初听之下,颇为高兴,他一边沉思一边说:“这个想法不错。但放出来的水何地可容?”刘贡父这时刚好也在座,马上回答说:“在梁山泊的旁边另外开凿八百里的湖泊,就可以容纳这些水了。”王安石这才悟出,那个小人出的原来是一个馊主意。
黄松张八之关公
作者:潔生  来源:戏杂志 年份:192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松张八之关公
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保护中的运用
作者:王东 程渊 罗建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  “广昌孟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我们发现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存在着许多缺陷。本文以江西客住县广昌县的“孟”为例,提出了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
广昌孟开台至今五百年
作者:吴若峰  来源: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方式  祭祀方式  戏曲文物  戏曲文物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  孟姜女  孟姜女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偏僻的山村农家族群中,以戏曲版本,家族祭祀方式,沿承传唱了五百余年。这出发现于江西广昌甘竹镇的族传祭祀《孟姜女送寒衣》,被国内戏剧研究家称之为活的戏曲文物。每到
广昌孟民歌时调的原生态特质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  广昌孟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描述:以广昌孟为例,着重分析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调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年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6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