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5)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7)
报纸(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7)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3)
2012(17)
2011(14)
2007(9)
2006(7)
2004(10)
2000(4)
1997(12)
1992(10)
1983(5)
按来源分组
中医药研究杂志(2)
语文教学通讯(2)
戏剧文学(2)
中华魂(1)
中国教师(1)
语文学刊(1)
音乐时空(1)
上海戏剧(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
临川晚报(1)
庐山金石讹补遗
作者:徐新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醉石  吴宗慈  补遗  金石  南康  读书台  星子县  栗里  凤池 
描述:阴之流逝而消失殆尽,岂不可惜可痛哉!
“无极”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描述: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进行的“无极太极之”,是一场具有多方面哲学内容和重要哲学意义的辩论。这场辩论,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层开的,但却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提供了值得探讨的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
张大千书画伪面面观
作者:潘深亮  来源:收藏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石涛  艺术实践  敦煌  山水画  艺术风格  四川内江  画风 
描述:旋即到淞江出家为僧,取法号大千,三个月后还俗。曾熙喜爱石涛绘画,大千受其影响。1920年全家离沪回四川定居。1923
刘因生平思想考
作者:商聚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因  许衡  生平思想  静修  吴澄    孙奇逢  文集  仕元  《宋元学案》 
描述:所知。近年来,有关元代和刘因的文章和专著多了起来,填补了这个空白,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但是,关于刘因的生平及思想,说法上还颇有出入,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特就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通鉴》影射变法问题
作者:邬国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鉴》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朋党  曹参  评论  治平  胡三省  《通志》  萧何 
描述:辨析,区分出三类情况:一是不实之辞;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确有影射。
“曹王”、“曹刘”
作者:张亚新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植  建安文学  胡应麟  钟嵘  建安风骨  许学夷  诗品  建安时代  建安七子  五言诗 
描述:王褒庾信传论》云:“曹、王、陈、阮……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隋书·文学
《九刑》、“司寇”考
作者:李力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寇  《左传》  《周礼》  沈家本  《中国法制史》  西周金文  《逸周书》  李学勤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描述:两周时期中国开始有文献史料传下来,相对于夏商而言,资料比较丰富。但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其原本大多已失传,经汉代以后学者的搜集、整理、传释,才流传下来。因此,它们不免带有汉代以后思想的特点,给后人运用这些史料带来较大的困难。近代以来出土的铜器铭文中...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
作者:高建立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朱熹  意见分歧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心学  朱子  客观唯心主义 
描述:论争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者在治学问题上展开了辩论,实际上就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第二次是朱陆之间通过书信往来,就“无极”“太极”问题的辩论,实质上也即是本体论的争论。虽然二者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非常激烈,而结果仍然相持不下,以各执己见而告终。朱陆之争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阵营内部两大哲学流派的学术争论,无论是鹅湖之会,抑还是往来书信之辩都充分暴露了二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本文试就朱陆思想差别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加’无副词义”及其它
作者:林寒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词义  “变”  《古代汉语》  《词诠》  孔子  古籍文献  “多”  王安石  梁惠王  形容词 
描述:“‘加’无副词义”及其它林寒生古代汉语常用词“加”能否解释为“更、更加”,作副词用?现行某些词典中设立的副词义项“更、更加”是否必要?周复纲先生在《“加”无副词义》一文(原文载《疑难字词辨析集
《经义考》伪一例
作者:司马朝军 沈科彦  来源:图书情报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  《经义考》  何乔新  程敏政 
描述:本文考证了《经义考》卷一百三十三“吴氏澂仪礼逸经”条所引“又曰”一段文字不是何乔新所作,而是程敏政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