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体  辨体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关于晏殊《破阵子》鉴赏的几个问题
作者:冯小禄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鉴赏辞典》  《破阵子》  晏殊    文学评论  中国 
描述:这首虽不太为古人重视,却得到了现代人的高度青睐,从沈祖棻《宋词赏析》这样的个人独著,到《唐宋词鉴赏辞典》以及傅庚生、傅光编《百家唐宋词新话》、吴熊和主编《绝妙宋词》等这样的学者合著而流行坊间的选本
小山梦象象浅说
作者:文珍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几道    抒情  情感  “梦“  意象 
描述:小山梦象象浅说
豪放成因新探
作者:崔际银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放  婉约  苏轼  辛弃疾  成因  创作  南宋前期  王安石变法  词人派  作风格 
描述:此后,豪放与婉约便成为评价作风格、判定词人派系,阐释史源流的重要标准。大致说来,婉约题材较窄,格调婉丽,注重音律,多写相思离别,善用含蓄蕴藉的手法表现缠绵细腻之情。豪放则以题材广泛、内容厚重
范仲淹王安石比较论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家  豪放  创作  庆历新政  婉约  研究成果  政治革新  北宋时期 
描述:范仲淹与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主张并主持了当时的政治革新。范仲淹在仁宗朝,拜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为守旧派所阻挠,半途而废。王安石在神宗朝几次拜相,推行新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诗化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体的拓展,从而得出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北宋婉约创作思想和李清照的《论》
作者:顾易生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创作思想  晏几道  北宋末年  秦观  宋词  欧阳修  苏轼 
描述:婉约。最近又开展了有关讨论。现在试图从当时的学观念进行探索,提供一点浅陋之见。
晏殊在唐宋词转型过程中的史地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唐宋词  士大夫  艳情  七十年  冯延巳  雅化  性爱心理  发展历程  创作 
描述:,文人也更热衷于创作与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文,而不愿创作被五代亡国之君大力抒写过
苏轼婉约创作特色
作者:何文祯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苏武  苏轼  豪放  晚唐五代  歌妓  咏物  王安石变法  杨花  《花间集》 
描述:苏轼婉约创作特色何文祯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他那奔放不羁、意气横逸、气魄宏大的豪放,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苏轼
论晏殊创作心态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主人公  创作心态  《破阵子》  《人间词话》  及时行乐  距离效应  词人  人生况味  浮生若梦 
描述: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