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仕与隐——以白居易、胡应麟为例
-
作者:许菁频 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自传 出仕 归隐 两难抉择 白居易 胡应麟
-
描述: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仕与归隐情怀在古代自传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写照。在古代自传中,能在仕与隐中做出十分坚定的选择的传主可谓寥寥无几。在大多数传主身上,仕与隐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只是有的传主隐藏得较为成功
-
隐而不退的叙述者——从叙事视角的转换看汤显祖戏剧的改编艺术
-
作者:吕贤平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临川四梦” 唐代小说
-
描述:中的许多人物具有了显在的叙事功能,这种替身的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全知叙事,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
-
作者:孙丹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
描述: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
“鸡肋不易弃,吏隐徒空言”:从邓漠“鸡肋”说看士大夫的人生
-
作者:孙宏哲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渼 士大夫 困境 选择
-
描述:文章通过邓渼的诗作评析了其“官如鸡肋”的说法,并进而探讨了封建士大夫“势”与“道”的人生困境及不同的人生选择,明确了“吏隐”的局限性。指出正直士大夫舍身求法的历史进步意义。
-
人性之恶的潜隐与幽深:读李浩《一只叫芭比的狗》
-
作者:陈佳冀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只叫芭比的狗》 人性 动物叙事 爱 批判锋芒
-
描述:表征与不足。
-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
作者:姚文永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案》 文献 黄宗羲
-
描述:而不见.纵然瑕不掩瑜,但这终究是《明儒学案》的不完美之处,这也是我们后人阅读《明儒学案》所应注意的.
-
深圳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昨隆重开幕,刘波致开幕词、周溪舞作筹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深圳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昨隆重开幕,刘波致开幕词、周溪舞作筹
-
丘处机《磻溪集》、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与虞集《道园类稿》
-
作者:王玉良 来源:文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丘处机 马祖常 金刻本 全真道 图书馆 虞集 诗文集 元刻本 四库全书总目 参考价值
-
描述:《磻溪集》三卷,金刻本。作者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元史》有传。全真道是金代逐渐兴起的道教新派。创始人王喆,原名中孚,陕西咸阳人。原为儒生
-
李根《溪山远望图》(扇页)——兼谈李根是否即“金陵八家”的
-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金陵画派 理想世界 文人画 大柳树 1679年 北京故宫 书画篆刻家 地方文化史 南京博物院
-
描述:,似乎是很难过“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的.或者是表现作者的理想世界,或者这个隐士就是画的作者自己.扇面右上题云:“已丑夏为祖西词兄.李根:“下钤一很怪的图章,像象形的兽面,又像是古文字.画风质朴而富古意,似信笔涂抹,不加
-
丘处机《pa溪集》、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与虞集《道园类稿
-
作者:王玉良 来源:文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丘处机《pa溪集》、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与虞集《道园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