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析义
作者:方步瀛 甘祺庭 方秀南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左传  析义  周礼  析言  殷商    盘庚迁殷  公元年 
描述: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华夏”、“殷商”等词作了训释,这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以及古代汉语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缘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永》的艺术特色
作者:张汉清 方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王安石  重要性  后天学习  唐宋八大家  警醒  艺术特色  变化过程  青年时期  文章 
描述: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识解超群,具有巨大的服人力量。《伤永》是王安石青年时期写的一篇短文,它通过方永由神童沦为“众人”的故事,论析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文章缘事论析,警醒动人
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永》授课一得
作者:周燚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空间  王安石  生存本领  先人  思维自由  旅程  教师与学生  以人为本  高考文科  北宋文学 
描述: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永》授课一得
刘绍武论景辨证论治方法浅析
作者:任添华 李伟 张淑文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辨证方法  研究 
描述:<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天已<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也谈王安石的人才观——由《伤永》的评价说开去
作者:詹龙雨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王安石  人才观  写作目的  艺术效果 
描述: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反映了作者认知上的局限.”究竟如何看待方永的“通悟”呢?是认为反映了王安石认知上的局限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还是看成作者为了写作目的、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为之?依我浅见
《伤永》“贤于材人远矣”辨释
作者:周志锋 王兆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永》  辨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伤永》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评论:王子曰: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曲學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戲曲批評 
描述:道,因此音律的辨正可說是懋循改編《牡丹亭》之首要目的,故本文將研究焦點集中於曲學方面,透過對於懋循改評本《還魂記》中更動曲牌、刪改曲等動作的詳細分析,結合眉批的說明,深入探究懋循對湯顯祖
·武“鹅湖之会”
作者:杨晓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鹅湖之辩  陆九渊  朱熹  陈亮  吕祖谦  辛弃疾  心即理  “心”  新郎 
描述:炎元年(公元1127年)南渡,
当官与弄
作者:王川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长  写文章  说真话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  人道主义  官场  王安石  郑板桥  作家 
描述:我有一位当县长的朋友写了一本《指缝中流出的歌》,岂料此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些人的惊诧。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一位当县长的人会写文章已经算是罕见的了,更何况这是他的第二本书。将当官和弄相疏离,这是近几十年
析义并序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尔雅  析言  二十八宿    散文  毛传  周礼  日月  吕氏春秋 
描述:,」三蒼别其义;「种曰稼,收曰穑,」字林殊其解。说曰:「在牆曰(?),在屋曰窗;」管子曰:「内謂之城,外謂之郭。」杨子法言有「大作纲,小作纪」之说;王逸章句有「近曰离,远曰别」之言。毛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