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州广昌“孟戏舞”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
作者:尹荧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广昌 孟戏舞舞
-
描述:江西抚州广昌县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地方舞蹈—孟戏舞舞,它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分为曾、刘两大派别.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两家戏曲的起源、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论证
-
孟姜女故事原型与广昌孟戏的封闭性遗存
-
作者:李雪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海盐腔 海盐腔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故事
-
描述:本文探讨了孟姜女故事原型及孟戏的历史源流,以及孟戏在江西广昌曾、刘两家的封闭性遗存。探讨了广昌孟戏中的基本声腔为一唱众和,并有"杂白混唱"的高腔,考究了孟戏在流传至江西过程中汲取了从浙江流传至江西
-
孟称舜《娇红记》真情的内涵:与《牡丹亭》之比较
-
作者:李春艳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娇红记 晚明 晚明 主情 主情 现实 现实
-
描述:孟称舜是明代剧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其剧作《娇红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真情思想,这一真情思想的产生顺应了晚明主情的文学浪潮。与《牡丹亭》相比较,《娇红记》的真情思想既与作家的思想认识有关,又受明末
-
古典戏剧美学的新贡献--孟称舜“当行”论试析
-
作者:萧作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古典戏剧美学 戏剧场面 戏剧家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虚构 戏剧特征 舞台演出
-
描述:这种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古典戏剧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崭新贡献。
-
李显忠谥封顺惠王及庙祀辨疑
-
作者:樊高林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恢复重建 马头山 志书 陕西 宋代 明清 安塞县 景区 保安 安定
-
描述:奉祀顺惠王李显忠的庙宇,陕西保安(今志丹)、安塞、安定(今子长)三县明清时志书上均有记载,后年久废圯。志丹县近年来在马头山景区原址上对该庙进行了恢复重建。由于一些旧志书的记述有误,致使对李显忠的封王、庙祀朝代产生了异议,进而以讹传讹,误认为李显忠是宋代名将,封王爵、建庙奉祀当在宋代。如
-
清风半夜听鸣蝉——就《〈荷塘月色〉一疑》与宋瑞婷同志商榷
-
作者:成大家 邓绍宽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王安石 《故都的秋》 昆虫学家 唐宋诗词 郁达夫 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语文教学 辛弃疾
-
描述:清风半夜听鸣蝉——就《〈荷塘月色〉一疑》与宋瑞婷同志商榷
-
偶然梦蹑黄山云 曾疑万松手自植——曾熙绘画及其影响
-
作者:吕晓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石涛 李瑞清 黄山 清末民初 绘画 山水画 用笔 松手 扬州画派
-
描述:以鬻书卖画为生,兼授门徒,从此定居上海,直至逝世。曾熙年六十始作画,起步虽晚,起点却甚高,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所涉猎,尤擅山水画。
-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
描述:把王彦泓的《疑雨集》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相提并论,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甚远:在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中,《牡丹亭》都被作为第一流的作品加以介绍,而对《疑雨集》却很少提及。吴震生
-
超迈疑悔与牵制的勇健旗手:永怀中国传记文学先驱刘绍唐先生
-
作者:习贤德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超迈疑悔与牵制的勇健旗手:永怀中国传记文学先驱刘绍唐先生
-
在激疑中生成,在对话中入境:《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及观察
-
作者:董旭午 王书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谋篇布局 课文 作者 激疑 引导学生 教学 事业成功 变法改革
-
描述:先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三段。)师:这一段着重写了什么?谁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