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9)
期刊文章(4397)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45)
地方文献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4)
2013(210)
2012(266)
2011(258)
2009(223)
2007(220)
2005(187)
2002(136)
2000(127)
1998(99)
按来源分组
其它(71)
青年报(20)
嘉兴日报(19)
中国妇女报(16)
少年儿童研究(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
中国教育资讯报(2)
教师博览(科研版)(2)
襄樊晚报(1)
黄河·黄土·黄种人(1)
苦是什么滋味
作者:任小艾 刘一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持人  中学生  北京市  附中  父母  学校  分院  黄松  自理能力  全封闭 
描述:主持人: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大家好!坐在嘉宾席上的这位中学生朋友,他是来自北京市平谷县黄松峪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名字叫刘一。请问刘一,黄松峪中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它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刘一: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可以说是一所全封闭的学校,管理得非常非常严。主持人:在山沟里。过去你是不是生活在
写给母亲
作者:周礼华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弃婴  双亲  县城  家庭  父母  幼年  农村  周礼  耕耘 
描述:写给母亲
从《伤仲永》的故事说起
作者:陈雨 于进先  来源: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故事  王安石  创新能力  发展自己  自立能力  家长  长大  父母  宋代  锻炼 
描述:宋代王安石曾写过一个小故事《伤仲永》,说一个叫仲永的孩子,聪颖过人,才气纵横,受到邻里乡亲的赞许,父母自然也倍加娇宠。结果,待到长大时,仲永却“泯然众人矣”。原本是何等“超人”,长大后却沦为一般
闲话“人之初”
作者:岑桑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之初  神童  访问记  出版社  父母  王安石  引起注意  少年  意见  青年 
描述:,某青年报还刊登过他的访问记。“神童”的父母都是某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与文艺界有点关系。他们为
“借用新娘”心慌意乱走出洞房的新人倒下了
作者:云子  来源:幸福·情爱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波  周礼  新娘  婚礼  父母  紧急避孕药  云南省  不同意  爱情  馈赠 
描述:结婚就可以得到100万元的馈赠,这让一个没有恋人的男孩动了歪脑筋,他说,结婚是很简单的事情——难抵巨额馈赠挖空心思借新娘2008年12月8日,云南省的一家大酒店正在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婚礼上,引人注目的除去美丽的新娘英俊的新郎,还有一个前呼后拥
珍惜当前
作者:浦晓婷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蜘蛛  北宋时期  人生  弱势群体  故事  父母  高三  晏殊词  感悟  甘露 
描述:我无法感受到远在北宋时期晏殊所经历的无奈与痛苦,但是那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足以引发出我颇多的感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得不到’
“自立自强”教学案例三则
作者:李永龙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立自强  周礼  父母  学校  生活起居  教学案例  自立能力  事实证明  家长  望子成龙 
描述:虽然思维能跟上,但常因拿不稳笔而完成不了笔记,跟不
“庐冢”≠“庐墓”
作者:李建明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判断句  褒禅山  三十年  坟墓  名词  教材  父母  理解  子贡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高语一册)有一个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教材给"庐冢"作注曰: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
一枝,花数朵: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
作者:李强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多义  引申义  本义  词类活用  蔺相如  君子  王安石  枝丫  父母 
描述:"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数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的识记、理解、积累的过程中,要有"枝丫"意识,即整体观念,要学会从词的本义推断
历史深处的清明雨(节选)
作者:乔丽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节  历史  杜牧  老人  行程  周礼  孔孟  家族  父母  行人 
描述:解读:清明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这要感谢杜牧。他在一千多年前,用寥寥28个字为"清明"画了一张标准像,从此,清明就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的形象。作者从千年前的那场清明雨落笔,用丰富的想象还原了诗人当日的惆怅和悲凉。羁旅愁困,不能按时返家祭祖,游子在清明雨中怎能不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