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29)
报纸
(24)
图书
(6)
学位论文
(4)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4)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4)
2011
(24)
2010
(24)
2009
(17)
2004
(3)
1998
(8)
1995
(5)
1991
(3)
1987
(4)
1985
(4)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
(2)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新闻爱好者
(2)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1)
中原文献(台湾省)
(1)
哈尔滨学院学报
(1)
名作欣赏:鉴赏版
(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语文天地:初中版
(1)
相关搜索词
《梅花》
“四梦”诗作倾向
南宋
80年代
生平事迹
吴嵩梁
篆刻艺术
元明清
四库全书
《陆子学谱》
天文学史
《漕行日记》
吴澄舆
戏曲
外感
剧作家
人物
元代
吴昌硕
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国戏曲
周亮工
全祖望
卒年
墓志铭
书法成就
商榷
全面发展
小令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清代诗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229
条
王安石“饭局”轶闻
作者:
暂无
来源:
健康必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诗人
诗人
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
描述:
北宋宰相中,王安石(1021年~1086年)的邋遢是出了名的,除了懒得换衣裳、不洗澡,个人卫生一塌糊涂外,在吃的方面同样不拘小节,很有“王氏特色”。
元末书法家饶介与《床楣楠木帖》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书法家
册页
诗人
小品
描述:
2006年嘉德春拍,有一幅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介的册页(一开)受到圈内识家的注意。这幅题为“床楣楠木帖”的册页,尺寸(27.2×36.2厘米)不到一平尺。估价仅10万元的尺牍小品几经争夺最后拍出56万的高价.可见圈内目光如炬者不乏其人。
残菊飘零满地金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人
王安石
主人
可怜
描述:
‘残菊飘零满地金’呢?错啦,错啦!”于是,他随手从桌上拿起笔,在诗稿的旁边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
诗人
仔细吟。”写完后便得意地走了。
曾燠扬州题襟馆考述
作者:
高政锐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述
扬州
清中叶
诗人
风雅
描述:
曾燠(1759-1831),字庶藩,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清中叶著名诗人、学者。他初任两淮盐运使期间,标举风雅,奖掖后进,广交天下诗客。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建立了题襟馆。
李绂科举思想探析
作者:
杨朝亮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李绂
李绂
科举制
科举制
院教育
院教育
描述:
改革
清代
的教育制度。
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
作者:
赵伟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清代
武术
武术
梅花拳
梅花拳
价值
价值
描述:
许多地方失去该书原貌。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的发现对研究
清代
武术活动和中国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学术价值。
试论李绂方志学思想
作者:
史五一
来源:
广西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清代
清代
方志学
方志学
修志之才
修志之才
描述:
李绂既是修志的实干家,又是方志学理论家,其思想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他提出了“方志乃是史类”、“以诸史为宗”、“籍征考”与“资援据”、“修志之才与修志之志”等观点,对我国传统方志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试论李绂的方志学思想
作者:
史五一
来源:
新疆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清代
清代
方志学
方志学
修志之才
修志之才
描述:
一席之地。
明清思想启蒙的两难抉择-以汤显祖为研究个案
作者:
邹元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启蒙
汤显祖
明代
清代
个案研究
描述:
践履时,文章名世也难以理成前绪,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在他一生最苦闷的时期,他领悟到“人生精神不欺,为生息之本”,终于心精力之一,在他并不以“不朽”业自诩的戏曲“小技”上,成就了让后人惊汉不已的传世伟业。可惜,这真正辉煌的诗意人生对汤公来说却太短暂了,他终不能“绝去杂情”,终还是被“疵累”所囿,终凝铸成让后人扼腕吧息的悲剧, 汤显祖的悲剧说明,启蒙时代知识分子的蜕变是极其艰难的,启蒙思想的意识也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我们不能超越历史而拔高启蒙时代的人物。
黄鹤楼上赏佳联
作者:
潘东曙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武汉市
湖北省
张之洞
清代
描述:
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古代『鹄』、『鹤』两字意思一样。黄鹄矶也就是黄鹤矶。《元和志》记载:『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后屡毁屡建,历尽沧桑。登上黄鹤楼主楼前厅时,清代名臣张之洞所撰的一副名联首先映入眼帘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