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00)
报纸(2004)
学位论文(550)
图书(138)
会议论文(8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928)
地方文献 (158)
地方风物 (131)
非遗保护 (87)
才乡教育 (29)
宗教集要 (21)
文化溯源 (13)
红色文化 (10)
按年份分组
2012(680)
2011(701)
2008(276)
2006(201)
2004(119)
2002(145)
1999(77)
1990(53)
1987(48)
1984(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6)
宋代文化研究(65)
抚州师专学报(49)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
河北学刊(1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现代法学杂志(3)
经济学家(2)
钟山(1)
宋代词人无“宴殊”
作者:田仁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齿铜牙纪晓岚》  词人  宋代  连续剧  晏殊  宋词 
描述:24日播出的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出戏:蒙冤被关人大牢的冯海,在一条布帛上书写了三句宋词——“满目山河空念远。花落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
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作者:何忠礼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
司马光王安石经济思想比较
作者:叶坦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经济思想比较  青苗法  反变法  宋代  理财  政治家  抑兼并  思想家 
描述: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也大致相同,然而,对待新法的不同态度,留给后人印象中的仿佛只有势不两立的关系。而且无论肯定抑或否定变法的观点,也大多将二者视力对立的两端,甲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作者:刁培俊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乡役人数  增长  唐宋社会变革 
描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
宋代临川晏氏考略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江西临川  晏殊  家族  宗族制度 
描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社会风气发生了由魏晋“尚姓“,即重视门弟,到宋代“尚官“,即重视授官拜爵的转变,这影响了封建宗族制度的发展.本文以宋代临川晏氏家族的盛衰为个案
王安石《明妃曲》在宋代的接受
作者:付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宋代  认同  曲解 
描述:及新法的政治否定和诋毁,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理学与新学彼此消长过程中在学术、政治地位上的激烈争斗.故宋代对《明妃曲》的接受史突出地反映了诗歌与政治、学术的紧密联系甚至混淆对于诗歌接受过程深刻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
作者:程千帆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作家  文学现象  文学样式  汉语文学  王安石  研究者  校勘注释  成绩  独特风格 
描述:有特色的选注本;我们的学者们还对某些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地阐明了某些文学现象、某种文体和某位作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几部文学通史对于宋代文学的综合叙述,其成绩也显然超过解放以前。这些成就是彰彰
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毛锡学 李中琳 马尽举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利主义思想  陈亮  功利主义者  功利主义学派  理学家  王安石  朱熹  经世致用  利欲   
描述:们目之为一个学术流派。因此,系统地总结和探讨功利主义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王安石经济思想研究
作者:胡国治  来源:经济学季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经济思想研究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