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习吴会”的重大政治意义
作者:王建民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系发展  中国国民党  海峡两岸  两岸关系  国共两党  马英九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领导人  振兴中华  总书记 
描述:重要的政治成果是确立了两党对
破山传
作者:王伟民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弟子  临济宗  佛学  佛教  曹洞宗  观音寺  学佛  大师  朝廷  历史学家 
描述:32年,36岁的破山学成回川,1653年建成双桂堂。1666年三月十六日午时圆寂,享年70岁。 破山海明为明末清初中国佛学大师,中兴临济宗的巨匠。他既师承曹洞宗第二十七代弟子圆澄湛然 (1561-1626)大师学佛,又是临济宗一大宗师密云圆悟(1566-1642)的得意弟子。 破山一生,据他自述,在浙江、江西.大竹、开县、渠县、开江.泸州、宜宾.丰都、重庆等地建了十五座禅院,仅梁平就建了蟠龙万年寺(1635,城南).太平寺(1634,城南)、中庆寺(1636,礼让)、金城寺(1625,金城寨)、双桂堂(1653,金带)等五座寺院,传法87人。其弟子中如丈雪通醉等,后来成为中国佛学一代宗师的不乏其人。其子孙繁衍遍及云贵川,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北美、东亚。他的弟子四处布道说法、建成寺院,仅 四川如成都昭觉寺、新都宝光寺、内江圣水寺、重庆观音寺以及峨嵋、乐山的寺院等皆为他的弟子重建。他和他的弟子们对明末清初佛教禅宗的复兴起了重大作用。故史称?
天府——周官名
作者:关静芬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府  周礼  我国古代  建国后  官名  仓库  十三经  朝廷  西周  周公 
描述:为大。《周礼》中的
国难当头
作者:郭汴豫  来源:山西档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分水岭  辽朝  神宗  沈括  国难  三州  南朝  皇帝  朝廷 
描述:大宋元丰年间,朝廷上下,正为王安石新法一事争论不休,忽一日接到辽朝一道通牒,上写道:“辽宋之界,应以蔚、朔、应三州间分水岭土垅划之。南朝违约,增寨河东,侵入我土。我朝圣上,不忍两朝赤子,多罹兵革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沉郁  景象  戏曲家  贬谪  风光  朝廷  弊政  权贵 
描述: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我国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辅臣科臣疏》,揭露官场黑暗,抨击朝廷弊政,因而得罪当朝权贵,触怒神宗皇帝,由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任上
苏轼诗《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析评
作者:吴锦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诗歌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陶渊明  盐河  人民性  评价  专制统治  司马相如  朝廷 
描述:里分析诗人
关于“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注释的商榷
作者:赵厚安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盘庚  迁都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老百姓  初中语文课本  怨恨  注释  朝廷 
描述:种译法是不妥的。试想,不仅仅是朝廷中的士大夫,意思就是说怨恨迁都的,也有朝廷士大夫,只是不限于他们罢了。而前面已说“都是老百姓啊”,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当时怨恨迁都的力量,主要来自贵族
秦淮海“策论”初探
作者:秦子卿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制思想  淮海  经济思想  用人思想  军事思想  王安石  政治思想  人才学  朝廷  盗贼 
描述:论切中时弊,而其中对于兵法、将略与人才学等,尤有独到的见解。“策论”向朝廷特别强调要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以求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文章指出,秦少游的这些反映于“策论”中的进步思想
张舜民和他的诗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陕西彬县  正视现实  宋代  西夏  艺术力量  司马光  朝廷  讽刺  陈师道 
描述:张舜民,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宋代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释褐为襄乐县令。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张舜民向朝廷上书极力反对,以为新法"裕民所以穷民,强内所以弱内
以身作则 服众安民
作者:迟双明  来源:刊授党校(领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朝廷  晏殊  海浪  泰州市  老百姓  任命  兴化  安民  典范作用 
描述:做人要讲操守,最聪明的做法是自己要能起到典范作用,别人才能服从你。要做到这一点,须有扎实的本领和足够的韧劲儿,才能聚沙成塔,才能做好自己的事。北宋时,青春年少的范仲淹为达成设立的目标,历尽挫折,依然坚持不懈地苦心学习,不仅成了周围人的榜样,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