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作者:顾春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教育思想  历史  中国  南宋 
描述: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从“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谈起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描述:九渊心学诠释学的德性优先主义立场。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
作者:彭启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描述: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禅学三系及其特质
作者:戴继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宿系  临济宗  曹洞宗  净土信仰 
描述:禅学三系是佛教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传承不同与对净土信仰的理解有异,三系宗师的行事风格与思想宗旨存在明显分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既可洞悉禅学的特质与风范,又可管窥佛教的发展走势。
商业精神:文化活的灵魂
作者:王恺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审美心理  商业精神  商业社会  日常生活  审美趣味  文化市场  文化圈  戏曲  汤显祖  商业意识 
描述:本文围绕商业精神对文化的渗透、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特点、文人审美趣味的商业心理折射,以及士子矛盾心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对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有一个较为
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
情的观念在的异变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孟称舜  戏曲美学  唯情论    戏曲艺术  杜丽娘  戏曲创作  王思任  戏曲作品 
描述:原有的那种锐不可当的趋势已渐消弱,特别是人们关于情的观念发生了异变。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及其表现,是戏曲美学史应予弄清的问题。
文学的先驱--李梦阳
作者:陈建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梦阳  文学  诗必盛唐  真诗  袁宏道  明代文学  汤显祖  思想基础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描述:已提出不同看法,高度评价了李梦阳的文学成就。国内有章培恒先生《李梦阳与文学新思潮》一文(1985年在日本发表),亦力纠旧说。本文力图对李梦阳与文学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公允的分析与评价。
性灵说之佛学渊源
作者:黄卓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说  佛学渊源  王阳明  袁宏道  本体发用  袁中道  汤显祖  屠隆  袁宗道  文学 
描述:性灵说之佛学渊源黄卓越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动与转型的时代,在观念表述系统中,即有王阳明及其弟子拓创的儒学革新与唐宋派、公安派等为代表的文学革新。虽然之中也有不少起伏升降及表述态
创作论中的自然情性论
作者:韩泉欣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宏道  创作论  汤显祖  主体意识  情性  文学解放  文学创作  审美体验  王阳明  创作思想 
描述:迥然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