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才女读者群对《牡丹亭》的接受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对《牡丹亭》改编的传播学解读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编 改编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折子戏 折子戏 全本戏 全本戏
-
描述:全本戏和折子戏是明清戏曲在舞台演出中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在康乾盛世实现了转换。本文以《牡丹亭》的改编为研究对象,对其改编形式进行传播学的解读,并探讨两种改编形式的转换与明清戏曲传播之间的内在
-
论王安石诗歌的沿袭与超越
-
作者:叶宽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影响的焦虑 影响的焦虑 剽窃 剽窃 传播 传播
-
描述:往往在传播过程中被认定为抄袭剽窃,歪曲了诗人的原意。
-
《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
-
作者:程芸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汤显祖 传播 接受 文体
-
描述:明南北曲交流与互动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文人曲家审美心态、文体选择的多样性。
-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
汤显祖与书院
-
作者:李科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书院 教育
-
描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汤显祖所受书院教育的熏陶,鲠直不阿,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
趣味性应是新闻的重要属性
-
作者:王中义 来源:新闻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趣味性应是新闻的重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