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
作者:杨叶叶 来源:教育与发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观念 发展为本 教育 产物 学生
-
描述: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不是物,教育的产物不是物,而足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思维,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彻底抛开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家,应是孩子精神的港湾:在一次家长会上的讲话
-
作者:邓赛红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长会 孩子 港湾 精神 教育 老师
-
描述:各位家长,感谢你们的光临!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然而,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出息呢?我想,除了老师的教育外,它与我们家长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
审议意见的提出主体是谁:人大常委会应是审议意见的提出主体
-
作者:郭顺生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审议意见 一府两院 组成人员 监督法
-
描述: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都要形成审议意见。不少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下发的文件中,标题或内容都是"人大常委会对某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有人认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表述不妥,应按监督法的提法,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
-
教学应是双主体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内外教育文摘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学应是双主体活动
-
供销社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
作者:李军 来源:财经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销社 农业服务体系
-
描述:不断进步,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日益增强,从而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是生产力推动
-
法人应是环境犯罪的主体
-
作者:钟澜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犯罪 犯罪主体 法人制度 代理人 保护环境 犯罪案件 公害 法学界 看法 不同意
-
描述: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法学界颇多争论。不少同志认为,凡是法人都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法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在环境
-
《周礼》的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
-
作者:赵光贤 彭林 来源:文献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成书年代 阴阳五行 主体思想 吕氏春秋 中医五行 思想体系 秦汉之际 理财思想 西周
-
描述:一、《周礼》成书年代研究的方法问题《周礼》真伪及其成书年代问题,是学术史上的一大悬案。自刘歆指为周公之典以后,信之者固多,疑之者更是代有其人,或以为西周之制,或以为六国阴谋之书,或以为作于秦汉之际,或以为刘歆所伪造,前后相去一千余年,至今犹聚讼不决,疑者自疑,信者自信。
-
西部投资主体应是企业
-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财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部投资 西部大开发 区域经济差距 西部开发 发展空间 经叔平 中国西部 共同富裕 政策环境 国家综合实力
-
描述:西部投资主体应是企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应是完全独立的“会计主体”
-
作者:蔡衡本 来源:浙江财税与会计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会计主体 中外合资企业 合营企业 会计核算原则 经营企业 完全独立 生产经营活动 经济活动 注册资本 中方
-
描述:《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准则中规定的四个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的“会计主体”前提。
-
论晚明时期文学批评的主体认识
-
作者:孙蓉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晚明时期 主体认识 精神活动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文学表现 批评家 艺术情感 文学创作
-
描述:力探索艺术的规律.这种主体认识使文学超越主体现实生存需要,成为显示主体本质力量的特殊的精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