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
作者:许艳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汤显祖 思想 戏曲 影响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情 清源师
-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了明代戲曲聲腔演變的史實,闡述了戲曲藝人修養之道。本文力求對以上各方面作出較為切實的解析。
-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民间风俗 大众文化 戏曲
-
描述: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
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
-
作者:舒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力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里? 《牡丹亭》 观众 卡拉OK 省会城市 现实主义 《长生殿》
-
描述:而娱人,并逐步融汇了音乐、舞蹈、诗词、绘画、雕塑、
-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
描述:》的作者、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讲,昆曲的词很典雅,但又很古奥。一个听不懂的字,就是看,也要查字典,过去又没有字幕,不可能你没听懂就翻来覆去地为你唱。写小说的手段是文字,文字没有形象,都是通过人
-
论戏曲导演
-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导演 演员 艺术手段 节奏 汤显祖 艺术创作 动作 中国戏曲 参军戏
-
描述:导演职能的发展导演,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工作,在中国戏曲中间出现,据我所知,在解放以前并不普遍,也许在上海偶然有个别的戏是有导演的,北京还没有听说过。研究一下中国戏曲史,虽然没有“导演”这个名词,但是导演这个职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
-
电影也应是人学——谈近期影坛“大制作”及其中“人的失落”
-
作者:生民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失落 南京大屠杀 大制作 陈凯歌 张艺谋 影片 《霸王别姬》 中国电影 人学 李少红
-
描述:电影也应是人学——谈近期影坛“大制作”及其中“人的失落”
-
绝不应是“被遗忘的角落”——电影环保调研简述
-
作者:王红雨 来源:影视技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保工作目标 中国电影 电影洗印 新标准 回收再用 计划生育 最低回收率 行业标准 排放标准 科学技术研究
-
描述:绝不应是“被遗忘的角落”——电影环保调研简述王红雨众所周知,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目前采用的胶片技术更为人们提供了高清晰度的视觉享受,但由于其采用化学加工工艺,因而在生产影片
-
应是香如故——电影录音剪辑应立足广播的再认识
-
作者:熊永立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影录音 广播 剪辑 画面 解说 制作艺术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认识 制作者
-
描述:是朦胧初醒,既没有能就电影录音剪辑节目中广播与电影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也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