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5)
学位论文(20)
报纸(10)
图书(7)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2)
地方文献 (57)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22)
2010(25)
2009(21)
2003(9)
2001(5)
2000(9)
1998(11)
1989(6)
1987(13)
198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
美学(5)
中州学刊(2)
中国烹饪(2)
艺术教育(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三明学院学报(1)
戏剧艺术(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书海(1)
白先勇:我的小说启蒙老师
作者:白先勇  来源:作文升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白先勇  启蒙老师  青春版《牡丹亭》  《游园惊梦》  1937年  《台北人》  《纽约客》 
描述:白先勇:回族,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7月出生于广西桂林。白先勇喜爱昆曲。对于昆曲的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近年来,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游园惊梦》、《孤恋花》等。
佳话小说散论
作者:景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清初  “才子佳人”  中国古代小说  《金瓶梅》  爱情故事  人情小说  唐传奇  启蒙思想  《牡丹亭》 
描述: 一 明末清初,佳话小说盛极一时,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佳话小说又称才子佳人小说。“佳话”和“才子佳人”这两个词最早就出现在明末清初的这类小说中。如拼饮潜夫《春柳莺序》:“男慕女色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
《牡丹亭》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作者:高雅芳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才子佳人小说  影响 
描述:3min,液料比60:1。与热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相比,射频技术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
小说旁证五则
作者:孙楷第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名氏  金州  少年  东山  王安石  夫妻  京师  拍案惊奇  顺阳  菊花 
描述:杨玉。春娘十岁时巳能语孟诗书,作小词。至是倡妪教之,乐色事艺无不精绝。每公庭传宴,能将旧词更改,皆对景着模处。玉为人体态容貌清秀,举措闲雅,不恃口吻以相嘲谑,有良人风度。前后守倅皆重之。单推官渡江,累迁至郎官,与邢声迹不相闻。绍兴初,符郎受父荫,为金州司户。是时一州官属,惟司户年少。司户见杨玉,甚慕之。玉亦有意而未有因。司理与司户契分相投,将与之为地,而畏太守严明,有所未敢。居二年,会新守至,与司理有旧,司户又每蒙前席。于是司理置酒请司户,只点杨玉一名祗候。酒半
论吴炳与才子佳人小说
作者:李劲松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吴炳  牡丹亭  创作特色  十七年  明末清初  戏曲发展  封建礼教  婚姻观  汤显祖 
描述:协吴江之律。”在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分析吴炳剧作的创作特色出发,对明末清初的小说重要流派——才子佳人小说作一简要的探讨.
王英琦小说掠影
作者:马超 杨华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小说创作  爱情  女性形象  人生之路  八十年代  婚姻  男性化  作品  事业 
描述:实的生活基础。她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辛勤地耕耘了十几年,不仅为伟大祖国的美好河山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剪影,而且还深入开掘了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宝贵品质,写
中国小说理论的一些概念
作者:杜景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小说理论  “幻”  “真”  “假”  小说家  古代小说  神仙鬼怪  “奇”  “理”  胡应麟 
描述:中的许多概念,恰恰都是从评“史”与论“诗”中移植过来的。我国古代小说理论概念很多,这里仅就古代小说论家常用的几个评价概念,做一点分析和探讨。
小说应是文字的歌
作者:崔道怡  来源:小说选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小说应是文字的歌
魏晋小说观之再认识
作者:孟昭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观念  魏晋小说  创作小说  魏晋时期  虚构意识  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创作  中国小说史略  山海经 
描述:乎众口一词地认定只有到了唐代,自觉创作小说的时代才真正开始,而魏晋六朝并非小说创怍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果我们能全面考察魏晋时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就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准确,有重新认识魏晋小说观念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