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
作者:张传良 来源:戏剧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王娇娘 《娇红记》 爱情悲剧 《牡丹亭》 封建婚姻 现实主义 《西厢记》 恋爱观 汤显祖
-
描述: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
孟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
-
作者:彭茵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娇红记》 汤显祖 王娇娘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西厢记》 汤沈之争 女主人公
-
描述:一孟称舜(约1600—1661年以后),字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浙江会稽人,是明天启、崇祯年间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今存其杂剧五种:《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花前一笑
-
汤显祖与孟称舜对情的倾诉比较
-
作者:陈海敏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与孟称舜 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 对情的倾诉 差异
-
描述:汤显祖和孟称舜的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都以重情著称,两人都热衷于对情的倾诉,但两者的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本文从创作手法、情的内涵、情与理关系等方面对之进行比较分析。
-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李觏非孟思想探析
-
作者:陆畅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尊孔抑孟 王霸之辨 人性论
-
描述:孟子思想的宋代复兴也伴随着批评的声音。李觏是宋代非孟思潮的先驱,他从历史观念、孔孟关系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批评孟子,对宋代孟子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
描述:广昌孟戏于每年新春酬神祭祖演出一次,数百年未中断,并成为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古老祭祀性质,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即以广昌甘竹曾村孟戏为例,在先前学者研究
-
谈陆九渊、朱熹“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兼论红与专
-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封建专制主义 陆九渊 社会发展 践履 道问学 尊德性 红与专 孔子 是非观
-
描述:亦各有理”(《朱子语
-
龚自珍的尊法反儒精神--兼谈鸦片战争前夕龚自珍与管同等桐城
-
作者:樊政 来源:文物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鸦片战争前夕 桐城派 王安石 进步思想 清王朝 革新 法家人物 天人感应论 农民起义
-
描述:龚自珍是清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鸦片战争前夕,继承了前代法家的进步思想,特别是继承、发扬了王安石那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同封建顽固势力,尤其是管同等桐城派人物进行了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是自先秦以来起伏不已的儒法斗争在当时历史
-
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上)──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
-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冕服 六冕 复古 尊君
-
描述:礼》进行冕服复古,以争取文化号召力。北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列式”冕服等级体制。隋唐上承北周,继续搞冕服复古,但隋用“单列式”服制,唐用“多列式”服制。“多列式”冕服等级造成了君臣冕服倒置的情况,这在唐高宗时引起批评。“多列式”被放弃,回归于“单列式”了。宋明时实用化、世俗化倾向,导致了冕服的逐渐衰落。从冕服在十几个世纪中的兴衰变异中,可以看到现实与传统、政治与文化在帝制中国的复杂互动关系。
-
野径新除讲院尊——李觏与盱江书院
-
作者:雪松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
描述:野径新除讲院尊——李觏与盱江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