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史地位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晏几道、朱淑真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翁源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朱淑真  女性形象  比较 
描述: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真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
“情中有思”的李璟——谈李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赵慧慧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璟  女性  女性形象  文化底蕴  个性特征  晏殊  感情境界  望江南  叶嘉莹  诗词意象 
描述:到每一个人的每一份作品,却是千人千面,大相径庭,各人有各人的“情中有思”。
谱遍佳难传闺音:浅析晏殊中的女性描写
作者:魏蔚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宋词  女性描写  性别视角 
描述:北宋初期,骈俪之风盛行,涌现出一大片诸如晏殊等婉约派词人。他们作品中对女性仪表以及情感的描写成为其题材之一大宗。然而男人强作女人,难免会有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视角冲突,这其中既有矛盾,同时也造就
谁应是宠儿——对塞丝的重新解读
作者:王海燕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奴  黑人文学  女性 
描述: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塞丝在中国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是具有强烈母爱并且具有坚定反奴思想的黑人妇女形象,本文分析了《宠儿》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和塞丝人生遭遇,从爱与被爱的角度对塞丝这一角色进行了新的解读。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的共性与差异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重情  女性  女性  生死  生死  情与理  情与理  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主动的感伤:读晏殊伤时之词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感伤  感伤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细腻曲折 纯情秀雅——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试析
作者:戴继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宋代   
描述: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珠圆玉润呈风流:晏殊《珠玉集》的现代阐释
作者:曹志平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珠玉集 
描述:珠圆玉润呈风流:晏殊《珠玉集》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