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园惊梦》: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
作者:钱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曹七巧 蓝田玉 背影 曹雪芹 时间带 个体生命 中国文化 南京
-
描述: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牡丹亭·惊梦》时间带走了一切:青春、荣耀、金钱、地位……时间又在把一切拉回到眼前:斯人斯景,此生此世……谁能逃脱时间的铁律?又有
-
学府回望
-
作者:叶兆言 来源:天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家伦 李瑞清 张之洞 大学生 傅斯年 毛泽东 南京 高等学府 大学校长 辛亥革命
-
描述:学府回望
-
《紫箫记》未成与政治纠纷有关-与徐朔方同志商榷
-
作者:邓长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万历 汤显祖 朝廷政治 南京 徐朔方 玉合记 十七年 古籍出版 明代戏曲
-
描述:事而止,足传于时。第予昔时一曲才就,辄为玉云生夜舞朝歌而去。生故修窈,其音若丝,辽彻青云,莫不言好。观
-
李瑞清与琼瑶祖父陈墨西的师生情
-
作者:王炳毅 来源:书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师生情 琼瑶 孙中山 南京 祖父 革命党人 师范 两江 学生
-
描述: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陈喆)的作品红遍海内外,久盛不衰,由她的小说《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等改编的多部电视剧更是吸
-
简论焦竑
-
作者:陈鸣钟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焦竑 耿定向 南京 知识界 万历 罗汝芳 子翼 金陵 清学史
-
描述:群书,长于考据著称的杰出学者。清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正是沿其波而起,一扫悬揣之风,奠定了清代考据学的基础。他对于当时和清初南京地区知识界也具有重大影响。 今年是焦竑诞生450周年,逝世370周年
-
晏殊[浣溪沙]词新解
-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宋州 作年 香径 亭台 小园 应天府 南京 张亢
-
描述:,感伤年华的飞逝。”或言“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景
-
应是“执绋”
-
作者:王万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孙中山 期刊 期刊 书屋 书屋 牵引 牵引 蒋介石 蒋介石 好官 好官 南京 南京 立法 立法 灵枢 灵枢 汉口 汉口
-
描述:《书屋》2009年第10期刊有《好人还是好官》一文,其中说: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病逝南京……蒋介石本人亲自从汉口赶来,执拂送葬。句中的执拂当为执绋之误。
-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05届毕业生优秀设计作品选登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学 艺术学院 优秀设计 作品选 指导教师 毕业生 手机设计 度假休闲 牡丹亭 音乐
-
描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05届毕业生优秀设计作品选登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来自南京中科灵芝的报道
-
作者:赵瑞芬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芝 封建统治者 抗肿瘤 京中 综合治疗 神话传说 神奇传说 《白蛇传》 王安石 活性物质
-
描述: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灵芝的种种神奇传说绵延不绝。灵芝俗称“仙草”,上古时期称为“瑶草”,传说中乃炎帝之季女瑶姬的魂魄所化。灵芝既然是“神物”,自然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上天旨意的体现,得不到灵芝就仿佛没有得到天授,作为皇帝,其权力和意志的至高无上就会有问题。因此
-
“大学应是理想化的所在”——访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先生
-
作者:张立勤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高校竞争力 学术腐败 办学理念 SCI论文 学科特区 诺贝尔奖 学术刊物 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自由
-
描述:道的本原——我们相信,这是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位来自昆明的教授,愿意借本刊揭一个黑幕:其所在高校院系,竟有脚踏仕学两道的某君,以重金收购学术刊物版面,以邀上级之欢,以猎不实之誉,以谋一已之私。这位教授尖锐指出:“公款买科研成果 ”也许会继“公款买学历”之后,成为新的腐败热点,使普通学人的生路更为屈辱和狭窄!诚然,高校不能脱离政治而自存,教师们也必须懂政治。我们认为,高校的政治不应当是某些官僚个人的政治,更应当是由知识和真理来支配的政治。过度的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无益于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更可能成为诸多腐败的渊薮。回归大学的本原,回归知识群体的本分,这是学人良知之要求,也是开放时代之吁请。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道义层面、在制度层面,对高校与高教的生态做诚实而深入的分析与反省,真实的大学之道定会日益昭明,良好的为政之道也才能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