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读刘绍信的《当代小说叙
-
作者:谭君强 降红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叙事学
-
描述:刘绍信先生的《当代小说叙事学》是在对当代小说文本的大量研读的基础上来把握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史的,这种在叙事学意义上进行的理论与文本的结合研究非常有意义;其次,在方法论上,《当代小说叙事学》所传达的批评方法对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史海钩沉内部不纯导致改革失败——王安石变法引出的教训
-
作者:宋曲霞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历史事件 研究
-
描述:史海钩沉内部不纯导致改革失败——王安石变法引出的教训
-
积极宣传国家审计准则 助推内部审计规范建设:访审计署法规司
-
作者:郭旭 肖春辉 来源:中国内部审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 审计机关 审计计划 审计署 修订后 审计法 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 审计质量控制
-
描述: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此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的背景,即修订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刘绍统:1996年,审计署发布了38个审计规范。
-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浅议陆九渊心学对《孟子》
-
作者:向聪颖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孟子》 "心"与"政"
-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对于《孟子》思想的阐释,着重从《孟子》思想中的“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两个方面挖掘.在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心”和“政”是其心学的一体两面.他通过修“不忍人之心”达到“不忍人
-
解铃应是系铃人
-
作者:李伯棠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解铃应是系铃人
-
论明清传奇中画中人意象
-
作者:张楠 张瑞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记》 《梦花酣》 《画中人》 《桃花影》
-
描述:画中人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尤以明清传奇《牡丹亭记》、《梦花酣》、《画中人》和《桃花影》中画中人意象刻画最为成功。作家借助画像这个特殊载体,或附身画中,或化为人形,在现实
-
张充和与《曲人鸿爪》
-
作者:孙康宜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画册 逸群 古文字学 牡丹亭 书法 寄生草 红楼梦 名流 绘画
-
描述:,由张允和先生口述、孙康宜撰写的同名书籍刊载了该画册全部字画,记述了诸位名流绘画题词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曲坛风云名流神采。我们特选编唐兰、王民、吴逸群、汪东、韦均一部分,以飨读者。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吴趼人写过哪些长篇小说
-
作者:郭长海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趼人 长篇小说 西厢记 李伯元 周桂笙 名妓 白话小说 研究资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牡丹亭
-
描述:吴趼人所作的长篇小说(包括《胡宝玉》)共有十四种。今后凡论及吴趼人的长篇小说,都当以他《最近社会龌龊史·自序》中所列出的十种,加上未刊完的四种为准。余者皆为赝品或冒名之作。
-
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
作者:张卫中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龟卜 人的思想 卜官 春秋时代 晋献公 《周礼正义》 一部分人 军事活动 郑国
-
描述: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