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
作者:毛曦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农业 吴宏岐 地理研究 农业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 地域分布 借鉴作用 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
描述:元代农业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
-
论元代中期奎章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
-
作者:郭鹏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奎章阁 元代诗文 虞集 诗学 文士 群体性 时代背景 京师 马祖常 西北少数民族
-
描述:习得以改变,并因西北少数民族诗人的加入,终于融合汇通,形成了元代诗文的基本风貌。可以说,元代中期京师诗坛以其群体性诗学活动实现了诗风的融汇,在消长中荡涤了原先的地域隔阂,在新的大一统时代背景下,形
-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陆倾向:[朱熹、陆九渊]
-
作者:陈正夫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观 哲学思想 中国 元代 朱熹哲学 陆九渊哲学
-
描述: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陆倾向:[朱熹、陆九渊]
-
明清四大文学家评名剧《琵琶记》
-
作者:俞海宜 来源: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元代 正南戏 戏剧评论 王世贞 汤显祖 徐文长
-
描述:高则诚的《琵琶记》是我国元代著名正南戏之一,历来被称为“南戏之祖”,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很高明地位。这部诞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剧作,问世后便风行海内,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几百年来饮誉剧坛,传唱不衰。明清
-
明代巾、簪之琐论
-
作者:陆锡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明代 《书影》 唐代 周亮工 洪武 元代
-
描述: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视为一物。至于古折簪子、古折戒子和万字巾是常见之物,以致以前很少有人花功夫去研究。
-
吴澄太极思想述论
-
作者:方旭东 来源:国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太极思想 理学 元代 哲学 阴阳学说
-
描述:太极为道的观点。在对无极的理解上,吴澄坚持朱熹无极与太极为一物的思想,以无极为强调无实物无方所之意。为维护周敦颐太极说的儒家性,吴澄不得不对太极作出了实际上不无矛盾的双重解释。同是太极生阴阳,在吴澄的解释下,《易传》与《太极图说》就具有了两种意义,一是生出在外,一是具於其中。朱熹曾用气机的比喻说明太极本无动静体用,吴澄继承了这个思想,并对气机的比喻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吴澄认为体用动静这些范畴不可以用於太极概念本身,此说实际是对朱熹有关太极动静说法的一种补充,它对後来明代一些理学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
论吴噔的山水诗
-
作者:王素美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艺术特色 吴澄 山水诗 理学
-
描述: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反映了国土沧亡的衰伤;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似人文意象构诗,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拟,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
-
从《宋史·陈彭年传》看北宋前期的南北士人之争
-
作者:王智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北方士人 宋史 文化研究 政治地位 北宋王朝 江西 核心 事件 政府
-
描述:妇,岂不重可叹也哉!"陈彭年所显示出的双重性格,在处于北宋转型时期的南方士人群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亦即既有对始完成统一的赵宋王朝国制
-
从何乔新《楚辞序》看明代前期楚辞研究的状况
-
作者:孙巧云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何乔新 《楚辞》 明代
-
描述:明代前期国力逐渐昌盛后,文坛上出现了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台阁体,学者们亦多从教化、治世的角度接受前代儒者的思想。何乔新身处明代前期国力鼎盛之时,他以官方儒者的身份,倡导世人以"推洁廉之志而弼成治化
-
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经学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
-
作者:邱培超 来源: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隆 乾嘉汉学 李绂 三礼馆 尊经育才
-
描述: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自乾隆前期对经学的提倡看乾嘉汉学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