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戏曲美学的贡献
作者:张晓春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  古典戏剧美学  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  艺术特色  “至情”思想 
描述: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戏曲美学的贡献
愿人们远离邪教之害:访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秘书长李安平
作者:暂无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北京)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邪教  邪教  中国  中国 
描述:愿人们远离邪教之害:访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秘书长李安平
西德国际艺术节将演出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西德国际艺术节将演出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
悲欣交集--《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前言
作者:颜长珂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欣交集  《牡丹亭》  《灰阑记》  喜剧性  悲剧因素  《秋胡戏妻》  古典戏曲  郑元和  悲喜  作品 
描述:源自欧洲传统的美学范畴,我国古典戏曲创作和理论
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作者: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鉴赏  联想  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  文艺鉴赏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艺术创作  文学艺术 
描述: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多元性与认同性
作者:路良基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梅花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陆游  写作对象  意象美  审美趣味  抒情主人公  咏月诗 
描述:留下无数诗篇,都有一个
“雎鸠”究竟为何“关关”?——中国古典抒情理论的本原性探讨
作者:李珺平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言志”  “二乐”  诗大序  孔颖达  汤显祖 
描述:对“情”加以限定并拉通情、志、意之间的关系 ,是中国抒情理论本原性探讨的核心问题。“诗言志”虽是古典抒情论的滥觞 ,但“二乐”、《诗大序》以及孔颖达对于志、意、情三个范畴的协调 ,才使汤显祖不着痕迹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尚田 涂瑞霞  来源:江西人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20世纪中国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作者:朱瑞熙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王安石  变法  研究 
描述:历史作用 ;“文革”期间 ,研究实际上已经停止 ,并且被肆意歪曲 ,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工具 ;“文革”后 ,研究步入正轨 ,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有进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时间
作者:萧放  来源:华夏地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间  中国  阴阳观念  新郎  新娘  习俗  女性  周礼 
描述:顺应天时的正确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