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8)
图书(35)
报纸(4)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7)
地方文献 (2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1(15)
2006(14)
2003(9)
2002(7)
1999(18)
1997(15)
1996(11)
1995(20)
1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江海学刊(2)
龙门阵(1)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
中学政史地(初中历史)(1)
百科知识(1)
南都学坛(1)
呼兰师专学报(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中国古代已知听觉有频率下限--谈《老子》一书中所说“大音希
作者:吕作昕  来源:物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音希声”  频率下限  《老子》  次声  吴澄  听觉器官  大弦  中国古代  《道德真经注》  音调高低 
描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值得注意的就在“听之不闻名曰希”和“大音希声”这两句话. 古代“声”和“音”二字有别.“声”是泛指能让听觉器官感受到的物理现象,而“音”字则是指音调高低.和老子同时代的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子)在《文子》一书中提到:“音之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比《老子》还早些的《管子》一书《地员》篇中也有“呼音中角”、“呼音中商”这样的文字.这都说明,“音”是指宫、商、角、徵、羽等音调的高低.从这里可知,《老子》所说的“听之不闻”的“大音”,当是捐音调高低超过人类听觉器官感受范围的声音. 那么,它究竟是指频率过高的超声还是指频率太低的次声呢?根据来末元初学者吴澄的看法人老子})所说的“大音”该是指“次声”而言. 古人注释的《老子}),最流行的有晋代王粥注释本和吴澄的《道德真经注》...
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改革
作者:陈伟国 王洪中 孙秀梅 王跃然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知识导学  高中历史  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  北魏孝文帝  青苗法  商鞅变法  王莽改制  孝文帝改革 
描述: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改革
从政体的视角研究藩属制度的新成果: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制度
作者:马卫东  来源:东北史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制度研究  中央王朝  理论探讨  理论问题  政体  分封制  综合研究  实体  重要课题 
描述: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是中国边疆史、疆域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关于中国古代藩属的探讨,断代研究多于综合研究,制度考证多于理论探讨,这使藩属制度研究少有通史、通论类的专著
刑法名称的由来
作者:蔡枢衡  来源:北京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书·刑法志》  刑法概念  私有制  刑罚体系  简册  《汉书》  《周礼  惩治犯罪  惩罚犯罪 
描述:长发展过程的。由于刑法长期记载于竹简,竹简名称就是刑法的名称。所以简册名称的探究,乃是
刘某的行为应是贪污罪
作者:张序 马忠  来源:天津检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贪污  刑法  案例分析  中国 
描述:刘某的行为应是贪污罪
试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作者:靳晓娜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法  刑法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诸多不足。对此后人应认真研究,以服务于现实。
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
作者:崔永东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法思想  秦律  法律答问  儒家经典  《周礼》  同罪异罚  《睡虎地秦墓竹简》  少数民族  《为吏之道》  刑无等级 
描述: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崔永东秦律是以法家之刑法思想为指导而制定出来的,这已为学界所周知。至于儒家的刑法思想对秦律有何影响,却未见专文探讨。本文以睡虎地秦简为根据,对秦律中反映出的儒家刑法思想
单位应是抗税罪的主体——建议修改《刑法》第211条
作者:刘新林 李强  来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位  抗税罪主体  暴力  威胁 
描述:刑法否定单位在抗税罪上的主体资格,导致刑法对单位抗税行为难以适用。否定单位在抗税罪上的主体资格,是出于恪守“单位不会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的刑法理论。但是,刑法在走私罪、强迫交易罪等上并未坚持这一刑法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作者:杜文俊 陈洪兵  来源:东方法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  法益侵害  刑法的基本立场  刑法的基本立场 
描述:"成为"双规"对象的中国现实告诉我们,刑法的任务不是规训国民使其彬彬有礼,而是及时发现并依法打击犯罪,强化刑法的裁判规范功能,因而,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当今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新闻监督的公共性应是刑法保护的重要法益
作者:李瑾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监督  刑法保护  公共性  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记者  新闻报道  法益  采访  管理办法  新闻出版 
描述:近年来,记者采访遭遇人身攻击或事后报复,甚至因撰写新闻报道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事时有发生。记者的执业环境似乎变得有些"凶险"。危险信号:以刑事手段处理未经查实的言论2010年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不幸成为"记者被通缉"这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