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200)
期刊文章
(1976)
学位论文
(87)
图书
(71)
会议论文
(4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50)
地方文献
(64)
地方风物
(18)
宗教集要
(16)
红色文化
(15)
才乡教育
(12)
文化溯源
(6)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2
(278)
2011
(400)
2010
(1083)
2008
(422)
2007
(240)
2006
(186)
2003
(61)
1996
(57)
1992
(38)
1988
(30)
按来源分组
文献
(1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3)
书目季刊
(3)
古典文献研究
(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古籍研究
(1)
长江学术
(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王荆文公诗李壁注》
增注
史弥远
以史证诗
契丹
周礼
依据
创作方法
《王荆公诗注补笺》
刘辰翁
《周礼正义》
王
关云长
中国历史
古代
保健养生
《泊船瓜洲》
古人
王荆公
王安石
名臣言行录
风格
含蓄深婉
太阳
黄州诗词
国家图书馆
古典文学
诗词
注释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王荆文公诗注》】搜索到相关结果
1976
条
《九家集注杜
诗
》中宋代宋祁、王安石、黄庭坚三家
注
杜考
作者:
赵曼
陈景阳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王安石
黄庭坚
《九家集注杜
诗
》
描述:
探究该书对宋、
王
、黄
注
的收列情况,并结合《杜
诗
详注》、《杜集书录》等相关注杜之作浅析这三家之
注
的其他收列和流传情况。
雏凤歌、炳烛情--
注
评王安石、龚自珍
诗
各一首
作者:
刘慷
来源:
学习导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雏凤歌、炳烛情--
注
评王安石、龚自珍
诗
各一首
李瑞清书法与《郑
文公
碑》
作者:
陈远鸣
来源:
书法赏评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李瑞清
《广艺舟双楫》
郑道昭
包世臣
康有为
北碑
描述:
北魏《郑
文公
碑》,是郑道昭为其父郑羲所作的摩崖,碑石年代久远,笔道多剥蚀。书法高逸,有篆之气势,隶之雄雅,草之情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道:“北碑体多旁出,《郑
文公
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
王安石诗二首赏析——读《元日》、《孤桐》
作者:
杨莉
来源: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
赏析
描述:
本文从赏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孤桐》二
诗
入手 ,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剖析了这两首
诗
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发掘了王安石的政治雄略和完美人格形象。
苏轼的一次失误
作者:
暂无
来源: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诗
描述: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
诗
,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
侯爱兵
来源: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诗
描述:
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歌尽桃花扇底风”新释
作者:
许兴宝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诗
词
扇歌
描述:
征.
谈杜甫的《洗兵马》
作者:
詹鍈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诗
描述:
《洗兵马》一
诗
,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
诗
的本事,
释“无梦到徽州”
作者:
袁啸波
来源:
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戏曲家
诗
描述:
“无梦到徽州”常常被今人引来赞美徽州。此语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全
诗
如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作者:
许冬林
来源:
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诗
描述:
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
诗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