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47)
报纸(283)
学位论文(52)
图书(18)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92)
地方文献 (81)
宗教集要 (14)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7)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4(268)
2010(72)
2009(68)
2008(63)
2006(47)
2002(28)
2001(40)
2000(22)
1999(44)
1991(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79)
词学(11)
上海文汇报(10)
雪莲(2)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
中国道教(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琴童(1)
中华文学选刊(1)
不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看晏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中国  中国  珠玉  珠玉 
描述:不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看晏的审美特征
作者:邹同庆 王宗堂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堂诗余》  《全宋词》  东坡  叶梦得  黄庭坚  《乐府雅词》  欧阳修  周邦彦  《珠玉  毛本 
描述:伪邹同庆,王宗堂近年来,我们在纂著《苏武编年校注》时,发现苏轼与他人重出近百首。其中有四十多首是苏轼误作他人;有十余首因现存文献不足,尚难断定是苏轼作或是他人作,只好暂作重出互见
江西
作者:謝桃坊  来源:词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宗派  江西  王安石  宋末元初  北宋  流派  晏殊  宋代  南宋  作品 
描述:一]《史》在现代词学中属於奠基之作,其‘江西派’说影响深远。这以后的学家们每有论及,并将‘江西派’的范围逐渐扩张[二]。此说应是宋词研究中很具理论意义的问题,
晏欧异同论
作者:王珏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内容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描述: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代表着宋初个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多写
小晏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晏几道]
作者:张海鸥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内涵  结构 
描述:小晏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晏几道]
从稼轩看朱陆治学之异
作者:钟锦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道德  朱熹  陆九渊 
描述:稼轩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 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文即从稼轩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
说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作者:锺振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晏殊  宋朝    文学评论 
描述: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关于这首,有两个需要探讨
晏几道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的定量分析
作者:何雅茹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定量分析  主体介入  情感流向 
描述:创作主体真情实感的介入及其情感的复杂多维变化,是史演进的重要标志。北宋词史上,参与体开拓者众多,其中,晏几道将其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纳入中,情真意切;同时,其的情感一味沉入,无意超脱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晏几道与冯延巳比较
作者:张晓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冯延巳    伤感情味  江西 
描述:南唐冯延巳与北宋晏几道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带着浓重的伤感情味,而且这种伤感都表达得很含蓄,很委婉。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同属江西派;他们的心境相似;他们的性格中有许多相通
喊一声战友
作者:雷子明  程远   来源: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战时  训练  速度  暖流  松手  战斗  情感  情形  要求 
描述:喊一声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