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7)
期刊文章(88)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9)
地方文献 (33)
地方风物 (16)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4)
2012(15)
2011(38)
2009(19)
2008(12)
2005(5)
2004(3)
1988(2)
1985(5)
1930(1)
按来源分组
四川戏剧(2)
中央周刊(1928年)(2)
宁夏日报(2)
中文自修(1)
社会科学研究(1)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
民族日报(1)
邵阳日报(1)
陕西工人报(1)
瞭望(1)
甘温除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
作者:李熙贵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甘温除  代表方  益胃汤  补中升阳  补中益气汤  脾胃虚弱  元气不足  气火失调  脾胃气虚  病理变化 
描述:甘温除法的代表方应是升阳益胃汤
刘明康:慎用三率收缩流动性/徐斌:重要的是把钱变冷/刘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明康:慎用三率收缩流动性/徐斌:重要的是把钱变冷/刘煜
加州杏仁厨艺大赛揭晓——尹亲林、常勇、李文杰分获菜、冷盘
作者:孙杰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烹饪协会  单不饱和脂肪酸  广州东山区  大赛  点金  菜品创新  厨艺  中式烹饪  维生素E  厨师长 
描述:加州杏仁厨艺大赛揭晓——尹亲林、常勇、李文杰分获菜、冷盘
发逆员张君燮陈郁萍年籍表仰遵照协缉归案究办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省政府公报 年份:194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发逆员张君燮陈郁萍年籍表仰遵照协缉归案究办
要电汇志:绍绅致汤京卿:杭州铁路公司汤京卿鉴陈道到绍办事
作者:暂无 来源:女报 年份:19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电汇志:绍绅致汤京卿:杭州铁路公司汤京卿鉴陈道到绍办事
要电汇志:同仁学堂学生致浙抚:杭州抚宪提学宪钧鉴省委陈道
作者:暂无 来源:女报 年份:19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电汇志:同仁学堂学生致浙抚:杭州抚宪提学宪钧鉴省委陈道
简论古透二纽在临川白话音中的变读原理
作者:万西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辅音  临川方言  变读  白话  送气音  元音  文白异读  白读  音类  拟音 
描述:在现代普通话中,中古次清透纽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和古拟音相同;全浊纽平声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仄声则读成不送气的清塞辅音[t]。在临川方言的文言读音中,纽则不管平仄,一律和透纽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锆石SHRIMP年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陈正乐 王永 周永贵 韩凤彬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相山铀矿田  火山  侵入杂岩  锆石SHRIMP测年  鹅湖岭组 
描述:以限定相山第二火山喷发旋回的结束时代为134 Ma;采自于相山北部巴泉和南部浯漳的似斑状花岗岩的SHRIMP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3.3±0.8)Ma(MSWD=0.82)和(134.7±0.9)Ma(MSWD=1.08),与碎斑熔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结合野外地质事实和前人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确认碎斑熔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属于同期、同来源的火山喷发-侵入的产物,形成于134~133 Ma。书堂钻孔ZK111A-1中打鼓顶组顶部流纹英安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41.6±1.7)Ma(MSWD=0.9),表明第一旋回火山喷发的时代应结束于142 Ma,大部分属于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岗上英钻孔岩心中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6.4±1.0)Ma(MSWD=1.7),如意亭剖面第二采石场流纹质英安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4±1.7)Ma(MSWD=1.11);推测这两者应属于早晚两期火山喷发旋回间隔期的次火山-侵入岩,进而限定136~137 Ma为相山两期火山喷发旋回的间隔时期。综合前人资料和本文测试分析结果,可将相山火山喷发第二旋回鹅湖岭组的时代限定为136~133 Ma,应属于早白垩世的火山活动,进而认为将相山地区"鹅湖岭组"的地层时代划归为早白垩世较为合适。
科举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首次匡--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几点
作者:马先彦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判标准  王安石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  经义  诗赋取士  儒家经典  范仲淹  进士科  改革科举 
描述:从诗赋取士最终在唐代形成定局的历史考察中得到明证.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体例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帖经与现在的填空题类似,重在考察考生的记诵能力.如果帖题一般,考生均能回答,考官就难以评出优劣.于是考官就挖空心思提高帖题的难度,形成了帖经考试中出偏题、怪题的倾向,造成社会上普遍学风不良——士人只默记帖括只言片语,而对本经大义荒疏,甚至茫然无知,因而受到有识之士的普遍反对.
不以个人恩怨是非——由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敕》想到的
作者:李东文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撰写  个人偏见  晋惠帝  是非  封建社会  假公济私  苏东坡  光明磊落  潘岳 
描述:封建社会里,待人处事能不畏强权、光明磊落、公正直言者有之;而曲意逢迎、假公济私、诬陷害人者亦有之.晋惠帝时,贾后要害愍怀太子,指示潘岳代太子起草章奏,并逼太子喝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