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2)
报纸(1156)
会议论文(42)
学位论文(37)
图书(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38)
地方文献 (84)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0)
2013(62)
2009(64)
2008(55)
2002(46)
2001(35)
2000(35)
1999(47)
1992(30)
1985(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76)
牡丹(2)
书品(2)
语文知识(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中学生天地(C版)(1)
语文世界(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新闻爱好者(1)
达旭治疗慢性盆腔炎25例经验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达旭治疗慢性盆腔炎25例经验
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涤云先生商榷
作者:刘成国 卢云姝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送伴使  送伴使  使辽诗  使辽诗 
描述:宋仁宗嘉祐五年初,王安石作为送伴使,伴送辽国贺正旦使回国,却未出使辽国。李壁对王安石送伴诗的注释颇有舛误,不能证明王安石曾使辽。所谓送伴使不能过境,不宜绝对化。《出塞》和《北客置酒》两诗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点。从使辽来回行程、时间看,王安石不可能于嘉祐八年初使辽。
术中复性肺水肿1例报告
作者:柯敬东 周霞 田鸣  来源:麻醉与监护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肺水肿  pulmonary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胸腔负压  肿瘤摘除  低氧血症  发病机制  肺复 
描述:重者可伴有低血压、休克。目前,对其病闪、发病机制及诊治等问题的认识仍很有限并存在争议,病死卒高达20%,需要引起重视。
血液性缺氧为什么又称等性低氧血症?
作者:暂无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低氧血症  缺氧  液性  血红蛋白含量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含量  物理状态  血液 
描述:性低氧血症。
铭业谈徐烟的品牌之道
作者:俞真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铭业谈徐烟的品牌之道
细粒石英岩石的应力腐蚀和与性破裂有关的变化率
作者:B.K.Atkionns  来源:地震译文集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细粒石英岩石的应力腐蚀和与性破裂有关的变化率
胸腔闭式引流致复性肺水肿的防治
作者:杨帆 白祥军 刘开俊 李波 王宁  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伤  创伤  性肺水肿  性肺水肿 
描述:比率为31.25%,手术首次的液体、气体引流最平均为655.35ml,术中和术后1h内输注总液体量为2 246.72ml,病死率为18.75%,均显著高于非肺水肿组同类数值(均P<0.05).RPE组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平均总液体入量2631.67 ml,双侧肺损伤患者为100%,肺压缩时间平均为14 h,肺压缩程度平均为76.67%,PaCO<,2>平均为52 mmH<,2>O,急性肺损伤(ALI)/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占100%,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同类数值(均P<0.05).结论 RPE主要发生在老年、锐器伤、肺压缩程度重的患者,且年龄越大,输液量越多,引流越快,肺压缩时间越长,肺压缩程度越重,并发RPE越多,越容易导致死亡.
有《复古编》为匡正王安石《字说》而著考略
作者:王珏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编  复古编  序跋  序跋  匡正  匡正  字说  字说  考略  考略 
描述:王安石《字说》不本许慎《说文》,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大坏传统文字学。有《复古编》专本《说文》,不妄下一笔,有匡正《字说》谬误、维护《说文》正统之功。文章从《复古编》序跋入手,考述了有《复古编
屈曲牵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
作者:徐荣明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颈椎  骨折固定术   
描述:E级.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及断裂者,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未发现不融合者.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屈曲牵性下颈椎损伤治疗需根据Allen分型决定治疗策略.对于Ⅰ度和Ⅱ度损伤采用
22例复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蒙伟平 谭宁 吴勋宁 王庆准 冯健  来源:广西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肺水肿  性肺水肿  诊断  诊断  治疗  治疗 
描述:目的探讨复性肺水肿(RPE)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复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