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89)
报纸(207)
图书(135)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43)
地方文献 (68)
地方风物 (42)
宗教集要 (10)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4(182)
2013(116)
2012(172)
2011(166)
2010(129)
2000(37)
1999(31)
1982(28)
1963(6)
1960(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4)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国酒(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酿酒科技(1)
凭几与隐几:文本和图像中的“一物二义”
作者:李溪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庄子  白居易  陈洪绶 
描述:子》齐物精神的隐几之风,却在汉魏逐渐与日常生活结合,至白居易后被塑造为文人形象的典范,而尤以晚明陈洪绶的图像表达最为丰满传神。隐几不仅表现在画面自身,也是对画家及观画者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的表述,从而将画家、画面和观者凝聚于一个整体意义之中。
郑玄礼学二题
作者:刁小龙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藏兵  用兵  五祀 
描述:郑玄礼学二题
论周代献诗制度“以美为谏”现象
作者:祝秀权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献诗制度  以美为谏  卷阿  周礼  正变 
描述:“刺”的不同,实际是以不同视角对“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加以观照的结果,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风雅正变说”与“以美为谏”献诗传统有关。“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决定了《诗经》温柔敦厚的特质,对后世诗歌创作亦有深刻影响。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金春峯《周官之成书及其
作者:余英时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莽  新考  四十年  周公  文化  春秋  思想性格  思想史  政治  现代启示 
描述:。《周禮》一書在內容是比較確定的,即所謂“體國經野,設官
也说《周礼》“柴”与《楚辞》“些”
作者:蒋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楚辞》  殷商火祭 
描述:,否认了《周礼》“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论《周礼》的三公与六卿之制
作者:彭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公  六卿  司寇  三老  司马  《左传》  周公  王子  召公 
描述: 在《周礼》的政权构架中。爵秩最高的是三公以及六卿:《春宫·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因此,他们在礼仪场合中尊于百官。在汉儒心目中,三公、六卿之制是西周
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
作者:杨天宇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职官结构  行文特点  史料价值 
描述:题的认识,四是互文见义,故读《周礼》贵在会通。《周礼》虽出于战国人之手,但其中保留了大量有关西周的珍贵资料,只要善于择别,并参以先秦其他文献和出土资料,即可为我们研究古史、特别是研究西周史所用。
周礼》乡遂组织探源
作者:史建群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组织  左传  春秋时期  卿大夫  杜预注  个体家庭  家族公社  军令  遂人  郑玄注 
描述:它只不过是《周礼》的作者把西周、春秋、战国诸不同阶段的一些制度杂揉在一起,按“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原则,比照春秋后期兴起的建制步兵编制而设计的治国兰图而已。
周礼》“六诗”本义探
作者:刘丽文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十二律  六诗  教学内容  “兴”  “雅”  音乐  “比”  政治伦理 
描述:周礼·春官·大师》云:“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六诗”之义究竟是什么?千年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只有把“六诗”放到其所产生与存在的背景即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语境有二:一是
周礼》所载医官与医学的时代特征
作者:徐西雁 郭政凯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所载医官与医学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