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散文理论 散文创作 地位 影响
-
描述:张和创作实践,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反映,透露了晚明新文艺和小品文勃兴的曦微之光。
-
试论陆象山的诗文创作
-
作者:徐国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
描述:成一家 ,颇值得我们重视与探究
-
试论朱熹与陆九渊心性论的区别
-
作者:李延仓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嘉 陆九渊 心性论
-
描述:朱嘉和陆九渊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心性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者心性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者的心性论也有区别。本文从心、性以及心性关系等方面详细论证了二者心性论的区别。
-
试论汤显祖的人格理想及其内涵
-
作者:毛小曼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内涵 处世原则 价值立场
-
描述:有助于了解明代晚期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思想,同时也可为深入研究汤显祖和“临川四梦”提供可资参考的角度和视野。
-
试论王安石两次罢相
-
作者:王广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罢相 中国历史 研究中 反变法派 吕惠卿 枢密院 熙宁 市易法
-
描述: 王安石执掌国政,变法图新,成为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和宋神宗的重用、支持分不开的。同样,王安石两次罢相,宋神宗也难脱干系。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关系是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方能找到王安石两次罢相的真正原因。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
-
作者:杨有山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怀古诗 王安石 忧国 杜甫 救世 项羽 阶级矛盾 北宋王朝 乌江 忧民
-
描述: 唐太宗在悼念魏征时说:“以铜以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许多写咏史怀古诗的作者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周昙在《闲吟》里说:“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这可说是代表了大多数作者写咏史怀古诗的动机。正因为可
-
试论曾巩的目录序
-
作者:周晓音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目录 先王之道 列女传 圣人之道 欧阳修 史学观点 道德观 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策
-
描述:,而争先于苏氏也。”
-
试论汤显祖剧作中的“梦”
-
作者:萍生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汤显祖剧作中的“梦”
-
试论汤显祖和他的《邯郸记》
-
作者:王缵叔 来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封建统治者 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 汤显祖 程朱理学 万历年间 统治阶级 三纲五常 纲常伦理
-
描述:加歪曲、比附影射。这主要固然是出于他们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的需要,此外也还由于他们同历史上任何反动的剥削阶级一样,出于本能地要“胆怯地避开和千方百计坩排斥真正标志着进步的一切”。(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因为这些进步的、富有
-
试论宋诗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肖蔚彬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诗 唐宋诗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古典诗歌 唐人 散文化 宋人 苏轼 白居易
-
描述:宋诗似乎是很为一些人鄙夷不屑的。这也难怪。同被一般人看作处于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诗相比,宋诗恐怕确有点黯然失色。好比在古典文学的艺术之宫中徜徉的人们,他们在唐代的大厅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们创造的精美绝伦,奇光异彩的艺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