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04)
期刊文章(4789)
会议论文(93)
图书(13)
学位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27)
地方文献 (33)
才乡教育 (32)
地方风物 (1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53)
2012(295)
2011(319)
2009(265)
2008(262)
2007(248)
2005(205)
2004(175)
2003(184)
2001(174)
按来源分组
小学教学设计(4)
学周刊(3)
辽宁教育(3)
看世界(3)
数学教学(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当代电视(2)
课堂内外(初中版)(1)
学苑教育(1)
教师博览(1)
吴嘉善与洋务教育革新
作者:高红成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嘉善  《算书二十一种》  “留学界之大敌”  洋务教育 
描述:并有所成。晚年出使西班牙,任出洋肄业局委员,在管理留美幼童期间与容闳发生冲突,被容闳指摘为“留学界之大敌”,因而在留学教育史上留下百年骂名。然而细考吴氏生平,并对其数学著作和生活背景进行分析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探
作者:程德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  教育改革  新人才  教育理论  北宋  批判地继承  教育史  政治改革 
描述: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李觏教育思想简论
作者:朱盛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庆历兴学  重视教育  培养人才  兴办学校  学校教育  加强教育  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受教育 
描述:时而教育哉?乃于用人之际,患才之难,亦由务耕而求获矣。”他认为只凭科举考试取士而教育的办法,是不问耕种只求收获。庆历年间,范仲淹为相,在政治上实行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兴学的主张,即所谓“庆历兴学
朱熹教育孩子的“勤谨”之道
作者:薛明 胡万荣  来源:家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教育事业  重要贡献  主要成就  我国古代  陆九渊  教育家  哲学家  现实意义  朱子 
描述:。他写给长子受之《与长子受之》这封家信(《朱子
王安石教育思想简说
作者:王树芬 林树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简说  临川  教育思想  文集  教育方法  新政  启发方法  教师  上智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一位富有爱国热情的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一位很有卓见的教育改革者。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改革的主张,四十九岁入参大政,做了宰相近十年,实行了他所主张的“变法”新政。他把教育作为推行
王安石教育思想三题
作者:宁裕光 胡福星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哲学观  教育家  我国古代  思想家  人才  政治家  古代教育史 
描述:育思想是他的哲学观的反映。王安石的哲学观突出了一个“变”字。
教育文萃 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教育文萃 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教育  孔子  中国  体系  示范  原则  圣人  周礼  上下 
描述:故“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被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孔子日:“言而有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论彭端淑的教育思想
作者:徐敦忠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雍正朝  四川  乾隆  书院  袁枢  李焘  望族 
描述:马光、袁枢相为表里。 彭端淑出身丹棱望族。先世宋时曾为御史。祖父彭万昆曾为简州(今简阳)判官,后擢都督佥事,父彭珣为清雍正朝贡士。彭端淑幼而颖异,十岁能文,弱冠后益潜心于学,力追
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作者:牛梦琪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教育思想  陆九渊  朱熹  学生  主要活动  受教育者  武义县  学习  科举考试 
描述:右朝散郎,而他本人年方十一岁时,就“以祖恩致仕,补将仕郎”。但因年幼,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