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87)
期刊文章(1172)
会议论文(38)
学位论文(36)
图书(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95)
非遗保护 (56)
地方文献 (47)
才乡教育 (14)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369)
2013(237)
2012(532)
2011(559)
2010(207)
2008(145)
2006(97)
2001(46)
1984(14)
1939(2)
按来源分组
广西日报(24)
中国质量报(3)
常州晚报(2)
渭南日报(1)
作家文摘报(1)
司法改革杂志(1)
商情·鄂商(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铁岭市市长士文视察档案工作
作者:任桂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岭市  档案工作  档案馆  火灾档案  市长  瑞清  裂缝问题  安全工作  打电话给  消防器材 
描述:铁岭市市长士文视察档案工作5月2日上午,铁岭市市长士文由市政府秘书长瑞清陪同来到铁岭市档案馆。在听取了档案局工作汇报后,又亲自视察了档案馆馆房和库存档案,详细观察了库房地面及消防器材等设施
巩固清产核资成果 深化清产核资工作──交通部财务会计司
作者:暂无 来源:交通财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产核资工作  财务会计  所有者权益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交通企业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行政事业单位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交通部 
描述:巩固清产核资成果 深化清产核资工作──交通部财务会计司浩副司长在《全国交通企业财务会计暨清产核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同志们: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我部"八五"期间清产核资工作
怪丽雄健 用意出人——觏诗艺小议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艺  诗艺  怪丽  怪丽  奇特  奇特  壮劲  壮劲 
描述:宋代诗人靓的诗以怪丽而雄健为特点.其诗的“怪”,突出地表现为诗意和词句的奇特,表现在构思和想象的奇特.
东阳《上孝宗疏》与有关古代诗文片断的比较
作者:董连祥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阳  古代诗文  李文和  明王朝  艺术魅力  白居易《卖炭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师范专科学校  批判现实  王安石 
描述:东阳《上孝宗疏》与有关古代诗文片断的比较董连祥弘治十七年(15O4),阙里孔庙的重修、扩建工程完毕,明孝宗派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东阳前往祭奠孔子。东阳从曲阜返回京城,立刻呈上一份仅四百余字
国际大法官浩培:活跃法坛六十载
作者:凌岩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  国际法学  联合国  新中国  法律顾问  法官  东吴大学  法律问题  外交部  国际私法 
描述:1995年兼任联合国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7年11月6日在海牙任上去世。
瑞清艺术成就与学术建树谫论
作者:邹自振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瑞清  艺术成就  学术地位 
描述:六朝诗派”,在近代诗坛上占有重要一席。瑞清还是一位传薪度针的艺术教育先驱者,曾由他主持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无疑,瑞清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南巡谈话 一锤定音——灏回忆陪同邓小平视察深圳
作者:梁维果 刘卫东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国民营经济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 
描述:南巡谈话 一锤定音——灏回忆陪同邓小平视察深圳
灏回忆邓小平南巡: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作者:田炳信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圳  特区  资本主义  验场  股票市场  生死攸关的问题  康乾盛世 
描述: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路线,究竟做得成功不成功,不知道。这要检验,这要试验。深圳就是一个试验场……
流丽稳贴又典重得体的刘四六文
作者:施懿超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流丽稳贴  典重得体 
描述:
试论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王安石 
描述:南宋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壁在《文选》式的传统笺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