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玩法如魔方
-
作者:陆春祥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文字 作品 注释 苏东坡 王安石 宋徽宗 杜甫 白居易 党人
-
描述:迷,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借阅苏
-
别让这个“闲”字闲着
-
作者:朱烈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团练 情节 写作 教学 夜游 切入 窗外
-
描述:世事无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
-
唐诗过后的辉煌:谈宋词的发展
-
作者:顾云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欧阳修 晏几道 歌词创作 唐诗 发展 晏殊 柳永 花间 苏轼
-
描述: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
琅琊览胜
-
作者:姚大明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琅琊山 文化底蕴 欧阳修 历史文化名人 醉翁亭记 王阳明 王安石 韦应物 苏轼 拓荒者
-
描述:人韦应物;有因《悯农》诗而家喻户晓的李绅;还有王禹偁、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宋濂、王阳明……
-
应是“蚍蜉”
-
作者:李荣先 南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虫 蚂蚁 不完全变态 寿命 存活时间 文学作品 小时 东西 苏轼 毛泽东
-
描述:"我弯下腰去抱住它,本来以为轻松就起来了,结果我几乎听到我的腰‘卡嚓’一声……我怀里的郭小呆非常茫然地望着我,像是在看一只‘蜉蝣撼树’的蜉蝣。"这是《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的一句话。
-
怎一个“闲”字了得:论《记承天寺夜游》的感情主线
-
作者:张朝成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闲”字 “乌台诗案” 感情 苏轼 王安石 北宋 团练
-
描述:心灰意懒,在公干闲余之时,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以帮补困苦的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一段时期所起。正因为作者只不过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所以他才有了这份闲情,才有机会和心情写出本篇借记游来抒写“闲”情的散文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共有两条线索:明线记游,暗线记闲。而且这明暗两条线索彼此有机结合,相互水乳交融,共同贯穿于文章的始终。 首先,明线处处记游。从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开始,其实就已经直接点明本文为一篇记游体裁的文章。同时,文章写作时紧紧围绕一个“游”字展开,详细叙写了作者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出游的原因、经过和感受等,尤其是文中对庭院月色美景的精彩描述,以及文末对出游感受的直接抒写,不但让我们清晰地把握住了作者的游踪,而且还让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出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全部过程。
-
北宋晚期的内耗
-
作者:秦海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司马光 保守派 太皇太后 苏轼 垂帘听政 宋哲宗 王安石 党人 宋徽宗
-
描述:北宋的第六个皇帝宋神宗赵顼执政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但改革一开始,即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抵制和反对,苏轼、苏辙兄弟也站在保守派一方。但赵顼还是努力
-
黄鹤楼台怀古
-
作者:程继松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春江花月夜 云梦泽 武昌城 屈子 苏轼 诗仙 断流 崔颢 波动
-
描述:千里,却无尺土葬君王。南公一语惊天下,楚虽三户必秦亡。八千子弟河西渡,义旗云从屠虎狼。
-
《定风波》赏析
-
作者:陶承良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我国古代 文学家 政治改革 欧阳修 文坛领袖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四川省 政局动荡
-
描述:开封推官,写了不少策论,主张政治改革。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上书反对新法,结果被外调,任杭州通判,后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告他“谤
-
一山烟雨(外一题)
-
作者:桂严 来源:青岛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莫干山 色彩 苏子 诗词 电影院 翠竹 树木 竹林
-
描述:那一茎茎的竹,满山满谷的竹,郑板桥画里画外的竹,足以让人心生趣味,独坐,幽思,和月光对视。可惜,下雨了。白云宾馆还是民国的风格,黑色低矮的铁门,门旁小小的路灯,院落里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石拱门的外走廊,该是外交官夫人或者小姐,戴那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