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经典诠释传统”与“我们”
-
作者:陈立胜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诠释 儒学 前理解 意义空间 王阳明 生存论 西方诠释学 考察工作 经典文本 陆九渊
-
描述:三项。“我们”把“儒学经典的诠释者”是如何诠释“儒学经典”的作为“专题”的研究对象,进行所谓“第二序”的考察工作,并以期建立某种儒家诠释学之类的东西。然而,任何一种“专题的”诠释与研究皆是在一定的“前理解”基础上进行的,诠释者在进行诠释之前便已经和其要诠释的东西发生某种“关联”了,“第一序”的诠释过程是在这种“关联”
-
“破万卷”与“五车书”
-
作者:曾庆鸿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杜甫 熟读 突破 读到 陆九渊 博览群书 知识水平 李商隐 王安石
-
描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关于读书的名句。“破万卷”,怎样“破”?清人仇兆鳖在《杜诗详注》中说:一日“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日“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日“识破万卷之理”。也就是说,要突破、磨破、识破。
-
以质量创名校 以特色树品牌——荆门市东宝区红旗小学简介
-
作者:赵晓英 来源:湖北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红旗 优秀教师 荆门市 陆九渊 省级骨干教师 老莱子 竹皮河 品牌
-
描述:红旗小学创建于1958年。该校东临巍巍宝塔山、西凭象山艺林园,清清竹皮河从校园旁流过。古有老莱子在此布道、陆九渊在此讲经。该校办学尽吸山水之灵气,广纳古今之智慧。学校现有学生2126人,教职工
-
竺可桢论通识教育
-
作者:熊庆年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竺可桢 通识教育 大学教育 基督教徒 通才教育 非道德 陆九渊 第2册 纽曼 事业
-
描述:竺可桢论通识教育
-
象山磨心,僧家门径绕藤萝
-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象山书院 讲学 理学 发明本心 天山 朱熹 学者 吕祖谦 贵溪
-
描述:象山磨心,僧家门径绕藤萝
-
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之学
-
作者:刘宗贤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道德 明代初期 陈献章 明儒学 知识分子 “理” 陆九渊 朱陆合流 道德实践 方孝孺
-
描述:文人学土,一方面却不许将官任用他们,“太祖于国初所克城池,令将官守之,勿容儒者在左右议论古今”冲1辰:(国初事迹》,其目的是防备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与部下将官结合会威胁他的地位①,有碍其统一大业的实现。明
-
宋明理学:跨世纪的气功精蕴
-
作者:李丕洋 来源: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气功 跨世纪 王阳明 陆九渊 科举制度 先秦儒家 “入世”精神 科举考试 思想精华
-
描述:宋明理学:跨世纪的气功精蕴江西师范大学李丕洋唯有在日常生活中修炼、磨炼,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境界,才能够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通过分别考察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大师的气功修炼思想和成就
-
遗产
-
作者:王巧玲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判吸收 明代 阳明心学 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影响深远 王学 明末清初 学说
-
描述:字伯安,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钱穆评价他是明代学者的重镇
-
情理与伦理: 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
-
作者:李建华 陈芬 来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段性 情感方式 以理节情 “心” 道德生活 情理关系 董仲舒 伦理 道德理性 陆九渊
-
描述:情理与伦理: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中南工业大学李建华陈芬情理关系始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的主题之一。就其基本思想倾向而论,历来就是重“理”轻“情”。尽管有人倡导“情理合一”的情感方式,但施之于道德领域,就形成了“以理抑情”的伦理异化。这种异化结果导致...
-
海瑞哲学思想述评
-
作者:李锦全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瑞 哲学思想 唯物论 孟子 唯心论者 主观唯心论 圣人之道 陆九渊 朱熹 求放心
-
描述:想史上从来没有占过什么地位,更没有人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固然,在海瑞的一生